□通訊員 殷舒月 羅鑫 金陵晚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蔣曉春
今年69歲的王爺爺,不久前剛做完單位組織的全面體檢,只有一項指標明顯異常,最近王爺爺拿著體檢報告來到江蘇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消化科副主任、主任中醫(yī)師夏軍權門診就診。
體檢報告正常 胃鏡檢查后卻是癌
【資料圖】
王爺爺平時很注重健康養(yǎng)生,看起來步履輕快,聲若洪鐘,滿面紅光,精神矍鑠。夏軍權仔細看了他的體檢報告,各項指標基本都正常,腫瘤標志物也在正常值范圍。問診發(fā)現(xiàn)也沒有不適癥狀,飲食、睡眠、二便、體重等都正常,也沒有腫瘤家族史、手術史。
體檢報告顯示,有一項指標明顯異?!拈T螺桿菌陽性。王爺爺來醫(yī)院,就是想讓醫(yī)生開點藥“殺”一下這個菌。夏主任建議他最好先做一下胃鏡檢查,王爺爺接受了建議,胃鏡檢查結果出人意料:進展期胃癌!老人及家屬聽后非常驚訝:“怎么會是胃癌?明明剛做的腫瘤標志物都沒事啊!”
腫瘤標志物正常,不能完全排除腫瘤
很多人認為剛做的體檢,指標都正常,尤其是腫瘤標志物正常,就放松了警惕,該吃吃該喝喝,以為身體倍兒棒。實際上,腫瘤標志物檢測呈陰性不一定就能排除腫瘤,至今為止,還沒有一個100%敏感的腫瘤標志物,因此腫瘤標志物的篩查結果只能作為參考,只有針對性的篩查才是靠譜的體檢。反之,腫瘤標志物檢測呈陽性也不一定是腫瘤,而僅僅是一種提示和信號,診斷還需要結合患者病史、癥狀、體檢及影像檢查來綜合判斷。比如某些良性疾病或某些生理變化(如妊娠和月經),以及紅斑狼瘡、腎小球腎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標志物多呈陽性反應。
很多胃癌早期沒有任何癥狀
胃癌最常見的癥狀是上腹部不適、隱痛,或是心窩部隱隱作痛。疼痛常捉摸不定,無明顯規(guī)律,有時還伴有反酸、上腹部悶脹感,服用一般胃藥后癥狀可暫時緩解。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胃癌患者早期沒有任何癥狀,直到出現(xiàn)貧血、黑便、明顯消瘦等情況才通過檢查發(fā)現(xiàn)胃癌,這時候往往已經是進展期胃癌,從而喪失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根據相關數據表示,胃癌在我國門診中的檢出率為0.2%-0.3%,但在健康體檢中的檢出率僅為0.011%,兩者相差20倍。李兆申院士牽頭的全國胃癌篩查活動提出,四十歲以上人群建議胃鏡檢查,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四十歲以上人群,應該做早癌篩查。有研究表明,根除幽門螺桿菌后,發(fā)生胃癌的幾率下降39%。夏軍權建議,發(fā)現(xiàn)幽門螺桿菌陽性,不論有沒有癥狀都提倡做一下胃鏡檢查,這樣可以充分了解幽門螺桿菌是否已經對胃造成影響,有沒有癌前病變甚至胃癌可能。
夏軍權表示,建議以下人群做胃腸鏡檢查:1.有胃腸腫瘤家族史;2.幽門螺桿菌陽性;3.有萎縮性胃炎、胃腸潰瘍、胃腺瘤性息肉、結腸息肉等病史;4.四十歲以上的人群。根據檢查情況,決定定期復查時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