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六”排放標準即將于7月1日全面實施,而整車蒸發(fā)污染物排放又似乎是一個行業(yè)共性難題,無怪乎有網友稱長城汽車此舉無異于:
掀桌子了
現(xiàn)在被懟到墻角的不止有比亞迪,還有其他燃油車與混動車企,但對此比亞迪表示不慣著,直接硬懟甩出一紙回應,不但表示自家產品經得起檢驗,更是放話己在插混技術上有二十多年的積累和迭代,
(資料圖片)
不像有些同行想的那么簡單!
本次公開舉報,長城汽車的目的無非是訴諸輿論,倒逼監(jiān)管嚴查比亞迪,但是比亞迪一句“沒你想的那么簡單”,又似乎另有深意。
難道說比亞迪已經預判了長城汽車的預判,這一波對線,究竟誰會更勝一籌?
斜刺里殺出
5月25日,長城汽車官微突然發(fā)布一則聲明,舉報比亞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fā)污染物排放不達標,并稱已于4月11日向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工信部遞交舉報材料。
在引述相關法律條款后,長城汽車更表示:
目前,長城汽車正在密切關注該案的立案及處理進展。
聲明發(fā)出后,比亞迪股價應聲而掉,至午間收盤跌去2.11%。彼時,曾有媒體以投資者身份問詢比亞迪,工作人員表示,此事公司還在核實,目前還沒有進一步消息。
爾后在下午開盤前,比亞迪則迅速出具一份回應聲明,不但首先拉開架勢,表示堅決反對不正當競爭,直指長城汽車檢測報告無效,更在聲明最后“奉勸”道:
希望大家多做有益于行業(yè),有益于中國品牌的事情!
在這一回應聲明中,比亞迪用了數(shù)個感嘆號表達情緒,而投資者同樣也很快感受到了這其中的火藥味。
下午一開盤,比亞迪股價繼續(xù)下跌,一度跌幅超過2.4%。而比亞迪的回應發(fā)出后,長城汽車竟也應聲而跌,最低點跌幅超過6.5%。兩家公司股價此后一直保持大致跌幅直至收盤。
截至5月25日收盤,長城汽車總市值2105億元,比亞迪總市值7441億元,均在此輪“斗氣”中跌去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5月25日晚,比亞迪公告副董事長呂向陽質押了82萬股,以用于運營需求。實際上進入5月份以來,呂向陽已多次質押所持股份,截至公告日已累計質押48萬股,占其所持股份的19.92%。
而呂向陽可是與王傳福一道創(chuàng)立比亞迪之人,有著“中國新能源產業(yè)之父”之稱,同時他還有另外一重身份:
王傳福的表哥
在比亞迪與長城汽車“廝殺”激烈之際,創(chuàng)始股東卻仍在質押套現(xiàn),難免讓市場本就不多的“安全感”又失去一分。
獵殺“海豚”計劃?
長城汽車在舉報信中提及的兩款車型,分別為比亞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而這兩款車系恰恰是比亞迪銷量“扛把子”。
今年前4月,比亞迪秦PLUS合計銷量達到11.92萬輛,占到比亞迪前4月整體銷量的15.64%。
而宋PLUS前4月合計銷量更是達到12.75萬輛,銷量占比為16.73%。兩款車型合計占到比亞迪銷量近1/3。
狙擊對手冠軍銷量車型,長城汽車顯然是做了功課,有備而來。
據(jù)汽車網站信息,比亞迪秦廠商指導價在9.98萬元-20.99萬元間,比亞迪宋則在15.48萬元-21.99萬元之間。
在這一價格區(qū)間,長城汽車則有長城哈弗、歐拉與之對線,并且比亞迪宋與長城哈弗均屬于緊湊型SUV。
而歐拉則與比亞迪旗下海豚系列一樣主攻女性消費市場,小紅書上關于兩車之間的種草筆記,比比皆是。
在海豚上市之前,年輕女性消費者市場,歐拉好貓幾乎屬于“獨孤求敗”的存在。
此前,歐拉好貓的廠商指導價為12.98-17.10萬,而比亞迪則直接祭出海豚廠商指導價11.68-13.68萬,明顯比前者低出一大截。
或許比亞迪瞅準了“仙女打工人”的軟肋:
顏值在便宜面前,一文不值
2021年Q1至2021年Q4,歐拉的季度銷量分別為3.1萬、2.2萬、3.2萬、5.0萬,2021年Q4到達峰值。據(jù)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整個歐拉品牌的銷量同比增長140%,達到了13.5萬輛,其中女性用戶比例達到了70%。
而比亞迪海豚則在2021年8月底上市,主打兩點:
軸距比歐拉好貓大,以及性價比
2022年1-12月,比亞迪海豚的累計銷量達到驚人的20萬輛,在小型車銷量排名為第1位。
2022年第一季度,歐拉汽車(含歐拉好貓)的季銷售量從2021年第四季度的5萬輛,下滑至3.4萬輛。到2022年第四季度時,歐拉汽車銷量跌降到了1.9萬輛。
而今年1-4月,歐拉好貓累計銷量為1.46萬輛,同比下降27.7%;比亞迪海豚銷量則達9.79萬輛,同比大增135.5%。
“對線”競技,歐拉好貓已落了下風。
巧合的是,在長城汽車公開舉報的前一日,即5月24日又傳出,歐拉沙龍品牌總經理文飛離職。
看來歐拉好貓也是流年不利,此番長城汽車硬剛比亞迪,興許個中亦有多少為歐拉對線海豚失利的恩怨在其中,亦未可知。
梟龍抵達“宋”的戰(zhàn)場
在歐拉VS海豚戰(zhàn)線之外,雙方另有一場戰(zhàn)局開打。
就在長城汽車公開舉報比亞迪的當天,比亞迪宋 Pro DM-i 冠軍版上市,補貼后售價區(qū)間為13.58-15.98萬元。
而在稍早前5月15日上市的哈弗梟龍,價格覆蓋13萬-17萬元區(qū)間。無論定價、還是技術路線,都與比亞迪宋接近。
有分析稱,為了奪回被搶走的市場,該款車采用了比宋更高的配置,祭出更有吸引力的售價,試圖拉動銷量。
但此說無法證實,興許只是巧合,畢竟在這一價位同臺競技的車企也很多。
或許在單個級別車型上,長城汽車與比亞迪仍然有競對存在,但從綜合實力來看,比亞迪卻要領先一大截,這一點從產銷量上就頗為明顯。
今年1-4月份,比亞迪總體產量776,631輛,同比增長94.33%;銷量762,371輛,同比增長91.83%。比亞迪產銷量均保持高同比增長。
而長城汽車今年前4個月,產量累計317,387輛,同比下滑6.98%;銷量313,075輛,同比下滑7.18%。
不但總量上,長城汽車產銷量均不及比亞迪一半,而且面對比亞迪近乎翻倍的高增長態(tài)勢,長城汽車還產銷下降了。
再看2022年全年,比亞迪累計銷量180.25萬輛,同比增加149.88%;2022年,長城汽車實現(xiàn)銷量106.17萬輛,同比下降17.12%。
當然,這一定程度上要歸功于比亞迪選中了賽道,而長城汽車沒有。
2022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同比增長3.4%和2.1%,其中新能源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
在政策和市場的雙輪驅動下,2022年新能源汽車持續(xù)爆發(fā)式增長。而2022年也是比亞迪全面發(fā)力新能源的一年,其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市占率達27%,同比增長近10個百分點。
而在長城汽車舉報的兩款車型涉及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系列中,比亞迪的產銷量增幅甚至超過整體水平。
1-4月份,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量393,513輛,累計同比增長105.99%;同期銷量388,373輛,同比增長104.85%。
反觀長城汽車,1-4月產量上除了長城皮卡、坦克品牌同比增長12%-15%之外,其他系列均下跌,WEY品牌更是產量下滑65.21%,主導女性消費用車的歐拉品牌也下滑26.31%。
長城汽車銷量變化也與產量幾乎一致,除了長城皮卡和坦克品牌銷量增長以外,其他系列車型均有所下滑,其中WEY品牌、歐拉品牌銷量分別下降65.15%、27.62%。
主打傳統(tǒng)燃油車和細分賽道的長城汽車,在各個賽道要迎戰(zhàn)比亞迪的“性價比”沖擊,而且后者還占據(jù)著新能源車的風口,阻擊難度可想而知。
或許此番大戰(zhàn)只是車企大變局的預選賽,真正的“文攻武斗”還在后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