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恒馳5在十個小時內賣了5萬輛?
格局小了。
這兩天,許老板參與了恒大物業(yè)召開的內部會議,會議向各大區(qū)域發(fā)放了恒馳5銷售任務,具體銷售指標將根據小區(qū)業(yè)主數量決定。
按照恒大官方的信息,全國有1200多萬恒大業(yè)主、13萬員工,僅恒大物業(yè)的員工就有好幾萬。
區(qū)區(qū)17.9萬一臺的恒馳5,不隨隨便便賣爆?
但賣車真是這么簡單的一件事嗎?更何況是恒大賣車?
恒大爛尾樓業(yè)主們也好、圍觀群眾也好,都只想知道一件事:
這恒馳5,究竟能不能賣出去?能不能救恒大
恒大賣車忙
理想與現實是有差距的。
恒大汽車的夢想很大,官網是這樣寫的:
“到2025年實現年產銷超100萬輛,到2035年實現年產銷超500萬輛,力爭成為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到了7月6日的恒馳5發(fā)布會上,總裁劉永灼卻只定下了一個“小目標”:10月開始正式交付,2023年一季度實現首批1萬輛的交付。
就這?
經歷了大干三個月、又延遲三個月的一再跳票,這也算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了。
這10000輛恒馳5要怎么賣?
劉永灼拋出的第一招,還是首購權益:
定金可享1萬抵2萬元、15天退款退車、三年保值6折回購、免費送H-Pilot智能輔助駕駛包、整車以及三電終身免費質保、終身免費(每年2次)基礎保養(yǎng)、贈送免費充電樁、贈送5年(10G/月)車載流量包、終身免費24小時道路救援/拖車/搶修等服務。
此外,還有號稱“業(yè)內絕無僅有的”的公證處賣車模式,預售訂金、大定、購車尾款均會全部支付至天津津濱公證處專戶監(jiān)管,用戶在交車時才需付車款。
原來“爛尾”的名聲,恒大自己也是心知肚明。
賣車,自然少不了代理商。
早在5月,恒馳汽車已面向全國18個城市招募代理商。根據恒馳的要求,代理商店面所處區(qū)域位置需要是主要汽車商圈,展廳面積為200~300平方米,其中展示區(qū)面積大于150平方米,展廳面寬大于12米。
為了避免渠道端矛盾頻發(fā)的資金糾紛,恒馳汽車還引入了“政府監(jiān)管第三方公證處獨立賬戶”。
又是這招。
恒馳自己也沒閑著。
按照規(guī)劃,恒馳將籌建36個恒馳展示體驗中心、1600個恒馳銷售中心、3000個自建及授權維保修售后服務中心。
其中第一批的4家展示體驗中心,目前分在是在北京、上海、廣州和天津。
早在今年年初,恒馳就已經在搭建汽車銷售團隊。
根據恒馳此前發(fā)布的“高薪誠聘汽車銷售顧問”海報,汽車銷售顧問工作地點涵蓋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深圳、鄭州、杭州、成都、重慶、武漢、南京、長沙、西安、合肥和???,共計15個城市。
消息稱,恒馳汽車銷售顧問的底薪更是高于行業(yè)2倍。
當然,這些都是門面活。
第一批這10000輛車能不能賣出去,估計還得看恒大員工和恒大業(yè)主。
根據界面新聞的報道,有恒馳銷售就表示,“北京地區(qū)主要訂單來自恒大內部中高層領導,也有幾位恒大樓盤業(yè)主在巡展后對該車進行下定。”
另外,上海地區(qū)目前的訂單,也多數來自恒大業(yè)主。
現在看來,前幾天許老板向恒大物業(yè)派發(fā)恒馳5銷售任務,簡直是神來之筆。
賣車,跟當初賣理財也沒多大差別嘛。
新勢力的老路子
一碼歸一碼,這一萬輛賣出去,也只能算杯水車薪。
按照豪華版17.9萬的售價來算,一萬輛都順利賣掉,那就是:17.9億。
還不到目前恒大總負債的千分之一。
如果恒大想要圓夢,可能長期來看得靠消費者。
短期來看,還是得走新能源汽車的老路子:賣給網約車平臺。
早有新能源車企給出了參考答案。
2019年上半年,當時新能源車銷量排行前四的車型,分別比亞迪元EV、帝豪EV、北汽EU系列和比亞迪e5。
上牌量數據顯示,96%的比亞迪e5和57%的北汽EU系列進入了租賃、網約車市場,近六成的帝豪EV也是被出行市場消化。
《2020 滴滴平臺綠色出行白皮書》則顯示,截至2019年底,滴滴平臺注冊純電動車已經達到了96.9萬輛,在全國純電動車汽車保有量中占比超過3成。
這兩年,廣州、佛山、鄭州、昆明等地也陸續(xù)出臺了網約車新政,對新增網約車為純電動車提出要求。
最新發(fā)布的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網約車的用戶規(guī)模已經增長到了4.53億。
綜合看來,恒馳想要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分一杯羹,賣給網約車司機幾乎是必經之路。
恒馳心里也是有數的。
早在今年3月24日、4月20日,恒馳新能源全資持股的恒馳國瑞新能源汽車銷售(北京)有限公司、(上海)有限公司先后成立,兩家公司的經營范圍均包括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
甚至有恒大集團員工就向未來汽車日報明確表示,“起步階段,賣給個人用戶的恒馳5會很少”,計劃則是“用網約車運營兼打廣告,積累口碑后再大量賣給個人用戶”。
至于是恒大干脆進軍網約車市場,還是找網約車、租賃平臺合作?不得而知。
畢竟現在恒馳的最大難題,還是能否成功量產。
量產的死循環(huán)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人們對恒馳5最大的擔心,還是“爛尾車”。
今年3月,許老板替恒大汽車立下了“軍令狀”,說是要大干三個月,6月22日一定要實現恒馳5量產。
結果轉頭就是5月,恒大公告說因為疫情原因,恒馳5的量產時間推遲到9月20日。
如今交付時間推遲到10月,第一批10000輛的交付周期則足足延后了半年。
再好的配置、再讓人心動的價格,終究繞不開這個關鍵問題:恒馳5究竟能不能量產?
畢竟新能源汽車想要量產,就得燒錢。
2019年11月,彼時還是財大氣粗的許老板宣布,未來要投入450億元造車,其中2019年200億元,2020年150億元,2021年100億元。
但僅僅到了2021年3月,恒大汽車方面在分析2020年業(yè)績時就已經表示,公司在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累計投入了474億元。
其中在整車研發(fā)設計等方面的投入為249億元,在車廠建設等方面的投入為225億元。如果再算上2021年上半年財報中的銷售費用和行政費用,恒大汽車已經“燒”了超過500億人民幣。
20年9月、21年1月,恒大汽車又先后通過配售新股的方式,募資接近150億港元。到了21年11月,恒大汽車折價兩成,也只募到了5億港元。
到了今年3月,恒大舉行全球債權人電話會議,表示恒大汽車正在調動一切資源,確保恒馳5的量產和后續(xù)銷售。恒大集團也在積極推動引進戰(zhàn)略投資者對恒大汽車進行投資,并努力廣泛接觸潛在投資者。
如今2022年已經過半,究竟有沒有募資成功?恒大沒說。
根據恒大汽車2021上半年的財報,2021年上半年,恒大汽車凈虧損48.21億元,相比于上年同期的24.56億元大幅上升96.25%。
拋開增幅不談,假設今年下半年恒大汽車還要燒將近50億人民幣,錢夠嗎?
前些天鬧得沸沸揚揚的爛尾樓事件,已能看出恒大如今自身難保,無力輸血。
恒大汽車也只能自力更生。
但想量產,就得搞錢;想搞錢,就得先量產賣出去。
陷入死循環(huán)的恒大汽車何去何從?
關鍵詞: 恒大汽車 恒馳5汽車 恒大業(yè)主 汽車銷售業(yè)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