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一天一個價,這行沒法干了”,曾經的鋰礦炒家對著下跌的鋰價說道。
五個月前,這名鋰礦炒家在江西宜春上演《瘋狂的石頭》。
男女老少扛著鋤頭進山,“本地的、廣東的、江西本地的,做木工、做陶瓷、種地的,各行各業(yè)的人都涌進來了”,村民表示。
這瘋狂的一幕,是為了倒賣鋰礦。
據(jù)村民透露,挖一天就能賺五六百元,甚至上千。鋰礦能成為《致富經》,自然是這一時期鋰礦價格暴漲至59萬/噸,已然成為“鋰時代”的“理財產品”。
“有鋰走遍天下”,就連“寧王”寧德時代、“鋰王”贛鋒鋰業(yè)帶著天齊鋰業(yè)、融捷股份一眾“小弟”殺入鋰礦市場,爭奪礦產資源。
然而一年過去,鋰價從60萬/噸跌破20萬/噸,“鋰浪”的潮水褪去,出手闊綽的寧德時代會是虧損最嚴重的玩家嗎?
瘋狂的石頭
2022年11月,電池級碳酸鋰國內混合均價一度高達60.4萬/噸。
A股市場掀起“有鋰走遍天下”、“家鋰有礦”、“鋰超瘋”的熱潮。據(jù)最新數(shù)據(jù),天齊鋰業(yè)、贛鋒鋰業(yè)、融捷股份2022年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404.49億元、418.23億元、29.92億元,同比增長427.82%、274.68%、225.05%。
三家“鋰小將”的毛利率均在50%以上,天齊鋰業(yè)的化工產品銷售毛利率更是高達85.85%,要知道堂堂“寧王”寧德時代在同期的毛利率也不過20.25%。
穩(wěn)坐盈利“頭把交椅”的天齊鋰業(yè)更是被證券公司的分析師尊稱為“成長股”,鋰礦的周期性被“資深分析師”拋之腦后。
“鋰超瘋”的價格令下游的動力電池企業(yè)叫苦不迭,但是為了“保生產”,不少企業(yè)還是硬著頭皮投資鋰礦。據(jù)統(tǒng)計,在2022年投資鋰礦的公司就有寧德時代、比亞迪、紫金礦業(yè)、中礦資源、贛鋒鋰業(yè)、雅化集團、金圓股份、天鐵股份、四川路橋、科力遠。
多家企業(yè)中,就是寧德時代出手頗為闊綽。
19天鏖戰(zhàn)9次熔斷,斯諾威股權拍賣戰(zhàn)一炮而紅,寧德時代強勢入局,以64億的出價殺出重圍,從協(xié)鑫能科、天華超凈、盛新鋰能的火熱爭奪中截獲斯諾威股權。
64億的出價,較第一輪拍賣2億元的起拍價暴漲3200%,寧王對鋰礦的熱情可見一斑。斯諾威之外,寧德時代投資了北美鋰業(yè)、剛果Manono鋰礦、奉新縣枧下窩礦區(qū)、玻利維亞鹽湖。
就在寧王積極擴大“鋰王國”版圖的時候,鋰礦的價格斷崖式下跌在背后給了寧王一槍。據(jù)上海有色網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4月20日鋰電材料報價全線下跌,電池級碳酸鋰跌破18萬/噸,報17.85萬/噸,今年迄今累計跌幅超65%。鋰礦暴跌的“暗槍”讓寧德時代不得不重新審視手中的鋰礦。
據(jù)寧德時代披露的2022年年報數(shù)據(jù)顯示,宜賓市天宜鋰業(yè)科創(chuàng)有限公司和志存鋰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的長期股權期末賬面價值為21.17億、9.9億。
兩家公司正是寧德購買鋰礦的重要把手??紤]到鋰價暴跌和會計的謹慎性原則,寧德時代或許需要對兩家公司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值得注意的是,根據(jù)會計準則,聯(lián)營公司長期股權資產的資產減值準備是不可轉回的。
不平等協(xié)議
鋰價下跌打亂了寧德時代的一步大棋。
寧德時代前不久提出返利計劃:
2023年至2025年,整車廠采購寧德時代的電池按碳酸鋰價格聯(lián)動方式定價。年底結算時,客戶采購的電池中對應的碳酸鋰價格超出20萬/噸的部分,50%按20萬/噸結算,另外50%按市場價格結算。
關鍵詞,超出20萬/噸。
計劃提出時,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仍在40萬/噸之上,車企依舊能拿到寧德的“返利”,會和寧德時代簽訂長期協(xié)議。但是現(xiàn)在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是17.85萬/噸。
返利計劃已然淪為“不平等協(xié)議”。
寧德時代是否繼續(xù)返利計劃,是否能夠繼續(xù),值得打一個問號。
據(jù)晚點報道,鋰礦價格跌破合同價,很多公司為了省錢寧愿違約晚提貨“當鋰價跌得這么快時,違約罰的錢相比早提貨虧的錢,已不值一提?!?/p>
寧德時代是否會迎來違約潮。根據(jù)財務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3月31至2023年3月31日,鋰礦資源居高不下的時候,寧德時代的合同負債從150.5億飆升至258.7億,上漲71.93%。
金額巨大,合同價高、期限還不短。蔣理曾透露:“車廠尤其是乘用車企的定點合同一般是5~6年,那么我們從2022年開始接的訂單,已經是2026年以后到2030年以后的訂單?!?/p>
寧德,能夠守住舊訂單嗎?
值得一提的是,寧德時代近年來不斷設立新廠房、擴大產能,積累了不少的存貨。截至2022年底,寧德時代賬上仍有766.7億存貨,同比上升90.72%。寧德時代需要一段時間消化庫存。
為此,寧德時代不惜降低產能利用率。據(jù)財聯(lián)社近日報道,工人排班從之前的“做7休1”變成“做5休1”甚至“做4休3”,部分人員的工資從到手1萬變成4千。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寧德守住舊訂單的同時,還要快速拿下新訂單。
但現(xiàn)實卻給了寧王一巴掌。
過去鋰價持續(xù)上漲時,“鋰價上漲”共識支撐看漲預期,早買就是賺到,所以車企頂著高鋰價也要和寧德時代達成協(xié)議。
但是如今鋰價下跌幅度之大、速度之快時,迅速擊破“鋰價上漲”的共識,“瘋狂的石頭”淪為“越來越便宜的石頭”。
車企心中升起新共識——“鋰價還會跌”。
據(jù)中國地質調查局全球礦產資源戰(zhàn)略研究中心發(fā)布的評估報告,截至2020年底全球鋰礦評估儲量折合碳酸鋰大概就有1.28億噸。鋰并不稀缺,也不缺碳酸鋰產能。據(jù) SMM 數(shù)據(jù),2022 年中國碳酸鋰產能已有約 54 萬噸,產量約 34 萬噸,同比增長 39.1%,預計 2023 年產能還將持續(xù)釋放。
下跌共識建立,鋰價迎來戴維斯雙殺。
何處才是鋰的底?
真鋰研究創(chuàng)始人、總裁墨柯預計年底碳酸鋰價格可能會跌至15萬/噸以內,2024年的碳酸鋰最低價格可能會達到5萬/噸左右。
孚能科技董事長王瑀表示,碳酸鋰實際成本在3萬/噸左右,預計價格還會進一步下降,未來下探到每噸10萬以下也不是不可能。
下跌之下,難有勇夫和寧德簽訂訂單。據(jù)極氪CEO安聰慧測算,碳酸鋰價格每降低1萬/噸,對極氪新能源車成本的貢獻就是575元,毛利的貢獻為0.2%。
為了多賺575元,車企想再等等,寧王得再等等車企。
千億豪賭
“賭性”二字貫穿曾毓群的人生,曾毓群的辦公室里,就曾長期掛著“賭性堅強”四字。
2021年鋰礦價格大幅上升,曾毓群近千億籌碼押注鈉電池、電池回收產業(yè)。據(jù)統(tǒng)計,佛山基地投資總金額不超過人民幣238億元的,建設50萬噸廢舊電池材料回收及相應的磷酸亞鐵鋰正極材料;寧德福鼎基地總投資約217億,規(guī)劃產能包括30萬噸電池回收;宜昌基地:項目總投資約320億元,規(guī)劃建設年產4萬噸再生石墨和30萬噸電池循環(huán)利用。
電池回收行業(yè)是個賽道嗎?中泰證券預測2025年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市場空間為331.4億元,2030年可達1485.33億元。
乍一看,電池回收是個好生意。但電池回收行業(yè)現(xiàn)在不是一個好賽道。
新能源汽車銷量迎來2021年大爆發(fā),按照早期動力電池平均5-6年的報廢周期,動力電池的退役熱潮要等到2026年。
也就是說,寧德時代押注千億的電池回收賽道,在2026年才能將獎金兌現(xiàn)。
但寧德時代能等到2026年嗎?
專業(yè)人士研究表明:以NCM523正極材料作為實驗對象,按照市場情況,花費2.5萬加工1噸鋰電池廢料可以回收95.7公斤碳酸鋰。也就是說,在廢舊電池獲取成本為0并且碳酸鋰價格為25萬的情況下,鋰金屬回收價值僅僅只能夠覆蓋加工成本。
25萬是鋰回收的“生命線”,這還是在條件良好狀態(tài)下的理論成本。事實上,鋰電池廢料從終端到回收廠,這中間需要一個龐大而復雜的廢品回收網絡,寧德時代需要付出更多成本獲取廢舊電池。
25萬>18萬,電池回收已然不具備經濟性。
回看電池回收行業(yè),2021年企業(yè)數(shù)量從3400家飆升至24503家,增幅近720%。
電池回收行業(yè)研報上寫滿了“環(huán)?!?、“優(yōu)質礦源”的字樣,分析師對其贊不絕口、拍案叫絕。短短不過兩年,過去定期更新的電池回收周報的研究所也在今年年初灰溜溜的斷了更新,小甜甜變成“牛夫人”。
究其根本,都是一個“鋰”字。
鋰礦價格如山體滑坡下滑,挖礦人“點石成金”的美夢破碎,出手闊綽的寧王被一顆“鋰礦石”劃傷。
寧德時代,終是淪為了炒作鋰礦時代的“輸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