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現(xiàn)在漁夫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三國志諸葛亮傳原文翻譯,三國志諸葛亮傳原文及翻譯相信很多小伙伴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諸葛亮,字叫做孔明,他是瑯邪郡陽都縣人;漢元帝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后代.父親是諸葛珪,字叫做君貢,在漢朝末年擔(dān)任過太山郡的郡丞.諸葛亮小時候父親就過世了;叔父諸葛玄被袁術(shù)推薦(簽署)去擔(dān)任豫章太守,諸葛玄就帶著諸葛亮及亮的弟弟諸葛均前去上任.正好遇到漢朝改選朱皓代替諸葛玄,諸葛玄平常和荊州太守劉表有交情,就前去投靠他.諸葛玄過世以后,諸葛亮親自在田地里耕種,平常喜歡唱著《梁父吟》的曲調(diào).亮身高八尺,每每把自己比喻成管仲,樂毅,當時沒人相信.只有博陵的崔州平,穎州的徐庶(字元直)和諸葛亮交情不錯,認為他真的具有管仲,樂毅般的才華.當時劉備駐軍在新野,徐庶前去晉見劉備,劉備很看重徐庶.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這個人,就像一條潛臥的龍啊,將軍您是否愿意看看他呢 」劉備說:「你請他一塊兒來吧!」徐庶說:「這個人你只可以去親近他,不能夠強迫他來看你的,將軍您應(yīng)該委曲委曲,大駕前去看他的.」因此劉備就前去看諸葛亮,前后往返三次,終於才見到面.(見面時),劉備把人支開,和諸葛亮商量說:「現(xiàn)今漢朝傾倒,奸臣偷得權(quán)利,天子蒙塵受難.我德行淺薄,不自量力,想要在普天之下伸張大義,可是智慧淺,德術(shù)差,於是使得小人猖狂不已,直到今天.然而我的志向仍沒打消,您說我能出什麼策略呢 」諸葛亮回答說:「自從董卓作亂以來,各地方的英雄豪杰同時興起,占據(jù)好幾個州郡的人,多得數(shù)不清.曹操比起袁紹,名氣小多了,人也少多了,然而曹操竟然能夠戰(zhàn)勝袁紹,地位轉(zhuǎn)弱為強,這不僅僅是時運而已,而且也是人為的謀劃造成的.現(xiàn)在曹操已經(jīng)擁有百萬大軍,挾制天子,進而用天子的名義命令諸侯;這種情勢,實在不能和他爭強斗勝了.孫權(quán)擁有江東,已經(jīng)經(jīng)過三代的經(jīng)營,地方險要而百姓順從,當?shù)氐馁t才能人都被他任用了,這種情勢是可以和他結(jié)為盟邦而不可以打他的念頭.荊州北邊據(jù)有漢水,沔水,享有南海的全部資源,往東可以連結(jié)吳,會二郡,往西可以通達巴,蜀二郡;這是個可以用兵的地方,但是負責(zé)人(劉表)卻不能好好據(jù)守住它.這大概是老天用來幫助將軍您的,將軍您是否有意思把它奪取下來呢?益州地勢險阻,擁有千里肥沃的田野,是個富庶的好地方,漢高祖(劉邦)就是憑藉這里而完成帝王的事業(yè).(當?shù)卮淌?劉璋個性懦弱,不明事理,(黃巾賊)張魯橫行北方.這地區(qū)百姓眾多,國家富有,劉璋卻不知道好好地撫恤安慰百姓.當?shù)赜兄腔鄄拍艿娜?如張松,法正等人),很想能遇到賢明的君王.將軍您既是漢朝王室的后代,守信重義名揚天下,又能夠廣泛地接納各地方的英雄好漢,思得賢人好像口渴者急得想喝水一般.如果您能夠同時擁有荊州,益州,保住這塊險隘之地,往西通和各個戎族,往南安撫夷,越等族,對外和孫權(quán)交結(jié)和好,對內(nèi)修好政治;天下局勢一旦有了變化,就命令一位大將軍,率領(lǐng)荊州的軍隊開向南陽洛陽(中原),將軍您自己帶領(lǐng)軍隊從秦川出發(fā),天下百姓誰不是拿著碗飯,提著壺漿,熱烈地歡迎將軍您的王者之師呢。
2、果真如此,那麼您的霸業(yè)就可以完成,而漢朝也可以復(fù)興了.劉備聽了后,說:「你講的好!」於是劉備和諸葛亮的感情愈來愈好,一天天地更加親密.關(guān)羽,張飛等人不高興.劉備安慰他們說:「我有了孔明,就像魚兒有了水一般.希望各位不要再有怨言了.」關(guān)羽,張飛才停止他們不滿的言行.劉表的大兒子劉琦也深深地看重諸葛亮.劉表聽信后妻的讒言,疼愛小兒子劉琮,不喜歡劉琦.劉琦每次想要和諸葛亮商量如何自保的辦法,諸葛亮每每搪塞敷衍他,并沒有替他出計策.(有一次)劉琦就請諸葛亮到后花園去游賞,一同登上高樓.在喝酒吃飯的時候.劉琦就叫人拿開梯子,接著對諸葛亮說:「今天(我們兩人在這里),往上到不了天,往下到不了地;話從你的嘴巴說出來,進入我的耳朵里來.您可以說了吧 」諸葛亮回答他說:「您難道沒看到太子申生留在城內(nèi)而危險,公子重耳逃出城外反而安全嗎 」劉琦內(nèi)心覺悟了,暗中計劃著逃出城外.剛好江夏太守黃祖過世了,劉琦請求外調(diào)得以出城,於是成為江夏太守.諸葛亮字孔明,瑯邪陽都人也。
(相關(guān)資料圖)
3、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后也。
4、父圭, 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都丞。
5、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shù)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
6、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
7、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
8、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9、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10、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 ,謂為信然。
11、時先主屯新野。
12、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
13、"庶曰:"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
14、將軍宜枉駕顧之。
15、"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16、因屏人日:"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
17、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shù)短淺,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
18、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
19、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20、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21、孫權(quán)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22、荊州北據(jù)漢 、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
23、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24、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25、"先主曰:"善!"于是與亮情好日密。
26、關(guān)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27、愿諸君勿復(fù)言。
28、"羽、飛乃止。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