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屆上海電視節(jié)白玉蘭獎入圍名單已經全部揭曉。作為中國電視劇的三大獎項之一,白玉蘭獎的含金量不言而喻。這一屆白玉蘭的參選范疇覆蓋兩年,再加上是公認的國產劇大年,競爭更為激烈。
貝殼財經記者盤點了入圍“最佳中國電視劇”背后的出品方。傳統(tǒng)六大影視公司中,正午陽光、新麗電視、檸萌影視、華策影視等在榜單上依然堅挺。因《縣委大院》、《開端》、《喬家的兒女》三部電視劇入圍提名,正午陽光更是被網友感嘆“贏麻了”。
(資料圖)
不過,相比往年,正午陽光風光不及。2019年白玉蘭獎,10個國內電視劇獎項,正午陽光憑借《都挺好》和《大江大河》包攬7個,被網友戲稱是“將白玉蘭開成了正午年會”。
透過今年白玉蘭獎入圍名單,哪些影視老牌公司掉隊,哪些后浪持續(xù)崛起?
眾多電視劇入圍,背后哪家公司坐上“頭把交椅”?
第28屆上海電視節(jié)白玉蘭獎入圍名單已經全部揭曉,《開端》《狂飆》《人世間》《縣委大院》《三體》《夢華錄》《幸福到萬家》等22部作品提名“最佳中國電視劇”。
作為中國電視劇的三大獎項之一,白玉蘭獎的含金量不言而喻。今年的白玉蘭獎將網絡電視節(jié)目納入了評選,同時涵蓋兩個年度(2021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播出的電視?。偁幐蛹ち?。
據貝殼財經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白玉蘭獎“最佳中國電視劇”提名的22部劇,共有40多家影視公司參與出品發(fā)行。
其中,13部由網絡視聽平臺聯合出品制作。愛奇藝9部作品上榜,涉及其出品的《大考》《對手》《風吹半夏》《風起隴西》《警察榮譽》《狂飆》《理想之城》《人生之路》,以及聯合出品的《人世間》。
傳統(tǒng)六大一線制作公司中,正午陽光、新麗電視、檸萌影視、華策影視成為老牌公司中的領頭羊,均有作品入圍。
正午陽光保持了歷年來在白玉蘭獎中的強勢表現,共有三部劇入圍,十一個單項提名,其中包括《縣委大院》、《開端》、《喬家的兒女》。
新麗電視此次有兩部劇入圍“最佳中國電視劇”,現象劇《人世間》在斬獲第31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電視劇后,再度提名白玉蘭獎“最佳中國電視劇”。
華策影視制作出品的《我們這十年》和聯合出品的《風起隴西》入圍。相比往年,檸萌影視存在感較低,排在《超越》眾多制作出品方的最后一位。慈文傳媒和耀客傳媒掉隊,無作品入圍,近兩年推出的電視劇也沒在市場上引起太大水花。
新銳公司也在迅速崛起。此前憑借《長安十二時辰》入圍第26屆上海電視節(jié)“白玉蘭獎”的留白影視,今年憑借大爆劇《狂飆》再次提名。出品過《大明風華》的好酷影視,也憑借古裝劇《天下長河》入圍提名本屆白玉蘭獎。
此外,成立于2019年的二十四格出品了《風吹半夏》,樂視網旗下全資子公司花兒影視也參與了《功勛》、《幸福到萬家》制作。
正午陽光“贏麻了”?
在本屆白玉蘭獎公布入圍名單時,正午陽光三部劇入圍,十一個單項提名登上微博熱搜,網友們感嘆“贏麻了”。
這并不是正午陽光第一次在白玉蘭獎上“出圈”。2016年,《瑯琊榜》《偽裝者》和《溫州兩家人》三部作品一起入圍白玉蘭獎。2019年白玉蘭獎,10個國內電視劇獎項,正午陽光憑借《都挺好》和《大江大河》包攬7個。2021年,相同盛況再度出現,被網友戲稱是“將白玉蘭開成了正午年會”。
于是,“正午”兩個字成為招牌,也收獲了“正午出品,必屬精品”的說法。
回溯“正午陽光”的發(fā)家史。2011年8月,孔笙、李雪等人離開“山影”,創(chuàng)立正午陽光。2014年,時任山影總經理的侯鴻亮辭職加入正午陽光,隨后正午陽光進行了改組:侯鴻亮任董事長,孔笙、李雪等任董事,“鐵三角”集結,“正午陽光”開始向獨立制片公司轉型。
2015年下半年,《偽裝者》和《瑯琊榜》先后首映,正午陽光憑借內容“走紅”,資本也隨之涌入。
2016年正午陽光宣布獲得華人文化基金的A輪投資,后者持股25%,成為第一大股東,侯鴻亮以23.5%的股份位居第二,孔笙等幾位導演占有其它不同比例的股份,個人比例在15.19%-1.47%之間。
據2017年媒體報道,當年正午陽光已啟動上市計劃。但隨著2018年資本從影視行業(yè)加速撤離、多家影視公司市值縮水,正午陽光上市的聲音遲遲未有下文。
在今年上海電視劇制播年會上,正午陽光董事長侯鴻亮對媒體表示:“我們沒有上市計劃!正午陽光依然會以內容創(chuàng)作為主,生產精品劇集。把影視公司做好,這是我們從開始到現在不變的目標?!?/p>
不過,市場上沒有常勝將軍,正午也會失手。2022年《開端》大爆后,緊隨其后的《歡樂頌3》《相逢時節(jié)》《歡迎光臨》等表現均不佳。
從正午的歷年片單來看,盡管口碑在一路下滑,但產能卻在持續(xù)上升。除已播出的《歡樂頌4》外,2023年正午陽光還官宣了《大江大河3》《艱難的制造》《凡人歌》《雨霖鈴》《逍遙游》多部電視劇,題材相當多元化,橫跨當代、都市、年代商戰(zhàn)、武俠、神話,其中《雨霖鈴》還破天荒地根據影視劇人物“展昭”的同人文學改編。
2023下半場,劇集市場“誰主沉浮”?
回看今年Q1,劇集市場激戰(zhàn)正酣。藝恩內容智庫數據顯示,2023年Q1劇集上線總數66部,同比增長3部。其中有9部作品豆瓣評分達到8分以上,而2022年Q1豆瓣8分以上劇集僅有2部。
劇集市場走出陰霾的跡象也體現在財報中。Wind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在A股22家影視上市公司中,15家實現盈利,占比近七成。業(yè)績增速方面,17家上市公司業(yè)績同比實現增長,占比超過八成。
在內容端,今年以來《狂飆》《三體》《去有風的地方》《他是誰》《漫長的季節(jié)》等劇也拔高了市場的品質水位。
各大影視公司也在加碼。檸萌影業(yè)公告顯示,公司主控出品的都市醫(yī)療情感劇《赤子之心》已經殺青,并出現在央視2023電視劇待播片單上;劉詩詩主演的傳奇武俠劇《一念關山》已經在1月中旬殺青。根據稻草熊影業(yè)公告,公司的庫存中還有黃景瑜主演的《斗賊》、改編自馬伯庸小說的《兩京十五日》、改編自同名IP的《白日夢我》。
據貝殼財經記者梳理,華策影視還將上映《我是刑警》《一路朝陽》《人生五年》等多部劇集,完美世界的《護心》、歡瑞世紀的《蓮花樓》《千香引》、百納千成的《火星孤兒》《祈今朝》、唐德影視的《女刑警隊長》、幸福藍海的《孤舟》等多部劇也將于今年上線。
此外,各平臺目前手里都握著若干部被視為“待爆”的內容,歆光影業(yè)的《前夜》,恒星引力的《狐妖小紅娘·月紅篇》《七時吉祥》,閱新影視的《與鳳行》,芒果TV的熱門IP劇《大宋少年志2》等從制作時間上看今年暑假或可上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