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鐘秦
圖片來源:小紅書網友“芋泥麻薯仔”
傳統(tǒng)的糖葫蘆,就是把五個山楂穿個串,裹上一層糖漿,好單調,好沒層次感!“技能糖葫蘆”就是要在傳統(tǒng)的糖葫蘆中加入“技能”,疊滿buff, 好好玩,好好吃!
【資料圖】
技能糖葫蘆之“奶蓋封印”。顧名思義就是用奶皮子的醇香“封印”山楂的酸爽,再疊加香甜糯米,層層封印,不斷積蓄風味能量。最終入口的“解封”一刻,暢享多重“南京秋味”!
技能糖葫蘆之“煙花炸場”。就是晴王青提搭配香甜菠蘿蜜、清爽芭樂搭配脆化糖漿,在咀嚼的瞬間施展技能,一咬爆汁,如同一場絢爛煙花,果味超濃郁!
你要是想問南京哪里能學藝?且看邁皋橋地鐵站旁“草莓熊糖葫蘆”移動攤點。此門派“宗師”是一位90后創(chuàng)業(yè)女孩,施展“技能”、妙手巧思“點化”一串串糖葫蘆,被無數(shù)互聯(lián)網老饕推上“食單榜首”,又饞又急的網友追著問“哪款好吃”“幾點出攤”,火爆不亞于今天在江心洲控制場面的“雞排主理人”。
近年來,村咖、扎染、DIY版畫體驗、高顏值卡通煎餅……輪番出圈、花樣迭出,像攤主這般憑借小而精的“亮點子”、煙火氣十足的“暖點子”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賽道闖出一片天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能“趕時髦”、跟潮流、博流量是青年創(chuàng)業(yè)者的優(yōu)勢,但陡然“走紅”,也有甜蜜的煩惱。
有人排3小時只為嘗鮮,有人表示“看不懂”。本是從從容容、高高興興奔赴一場的味蕾盛宴,此刻卻變成了望不到頭的長龍,白等一場的遺憾。攤主限額銷售仍是難以動搖“一根難求”的熱銷局面,甚至出現(xiàn)混亂,無奈收攤。這份流量帶來的“潑天富貴”似乎有幾分“焦灼”?
其實,若要品一串奶皮子糖葫蘆,又何須拘泥于這一家?柳州東路地鐵口的顏糖記、金銀街的糖葫蘆ceo、金古記冰糖葫蘆……間間小鋪,同樣美味,點滿技能!若要品一份南京的秋味,更有其他“絕佳選擇”:暖烘烘、一剝就開的糖炒栗子,正翻滾著秋天的“鼓栗”和“獎栗”;熱乎乎、一抿就化的桂花糖芋苗,正訴說著金陵秋日的限定舌尖軼事;還有桂花蜜汁藕、桂花鹽水鴨……
尋味的初衷只是那份撫慰人心的美好。所以啊,何必在長龍盡頭苦等那一串“網紅”?不如轉身步入這滿城煙火,尋覓獨屬于你的一份“南京秋味”吧。
撰文 |周琬、四海
封面圖源|小紅書網友“傍晚6點”
關鍵詞: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