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熱的三伏天里,吹著電扇還一身是汗,文峰區(qū)紫薇大道街道辦事處文明辦主任牛文璟卻一趟趟往外跑。7月17日上午,牛文璟騎上電動自行車,趕往春光路社區(qū)檢查“創(chuàng)文”工作。
自我市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紫薇大道街道辦事處就把轄區(qū)環(huán)境“一眼凈”作為“創(chuàng)文”工作的一項基本標準,通過氛圍打造、背街小巷改造、入戶宣傳、社區(qū)宣講等多種形式,不斷開展高標準、深層次、精細化整治。
進入三官廟村,一眼望去,路面干凈整潔,路兩旁的車輛停放整齊,垃圾清掃車不時從身邊經過……好村容保持的背后離不開一支一天三清掃的專職保潔隊伍。
“我們村的專職清掃隊每天一大早就全體上街清掃,隨后分成上午、下午兩撥人,一天三清掃。”三官廟村治保會主任宋軍說。這支專職清掃隊有18人,每人每個月能領到1000元工資,連續(xù)服務滿5年的人員到退休年齡后還可以享受三官廟村的退休工資。
“以前專職清掃隊的平均年齡在50歲左右,現(xiàn)在不一樣了,年輕人也愿意加入進來,如今這支隊伍的平均年齡是30多歲。年輕人服務意識提高了,村民文明素質也高過以前,村里的路面每天都保持得很干凈。”宋軍告訴記者。
過去,建安街曙光路至中華路段兩側都是商販,路上散亂扔著爛菜葉、水果皮、塑料袋,自行車通過都很困難,水泄不通是常態(tài)。如今,建安街改造后,建起了農貿市場,商販進入市場售賣,道路暢通無阻。
以前常在建安街路邊買菜的郭阿姨說:“還是在市場里買菜方便,不擾民,路也好走了,而且比以前干凈很多,心情自然更好了。”
該街道工作人員到朝陽花園小區(qū)進行垃圾分類宣傳,打造了極具特色的入戶單元門頭裝飾,近期還組織志愿者對小區(qū)內的23個污水井蓋進行了裝飾?;丶业穆讽樍?,進家門前還能看到新穎別致的門頭裝飾,“一眼凈”給群眾帶來了便利和享受。
紫薇大道街道辦事處從打造“一眼凈”到評選“紫薇之星”,從美化轄區(qū)環(huán)境到宣傳身邊好人好事,讓群眾參與到“創(chuàng)文”工作的點點滴滴,讓參與“創(chuàng)文”問卷調查的2000多戶群眾從不情愿到發(fā)自內心選擇“非常滿意”,引導大家比干凈、講文明、樹新風。
“‘一眼凈’是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的基本要求,‘創(chuàng)文’更多的是讓群眾‘心里美’,有獲得感和幸福感。”從春光路社區(qū)回來,牛文璟匆匆喝了一口水說,“‘創(chuàng)文’工作是一件大事,我們會一步一步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