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難事,哪里就有黨支部。從清理巷口的堆物堆料,到拆除居民的臨時儲物棚……面對工作過程中居民的不理解、不配合,常春巷黨支部書記孫忠華感慨良多……
常春巷長500米,寬6米,有住戶36戶近160人,隨著住戶的增加,巷道凸顯出的上下水、環(huán)境清掃、垃圾清運、亂停亂占等問題,給居民生活造成長期影響,特別是一遇下雨天,由于排水不暢,整條巷子積滿雨水,出行非常困難。巷道黨支部成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解決這件老大難問題,支部成員聯(lián)系街道社區(qū)干部多次進行分析研究,并主動與住建、城建等部門協(xié)商對接,多方征求意見,制定解決方案,及時對巷道進行整修,疏通了下水,解決了困擾居民多年的出行難問題。
居民不配合,還是思想工作沒做到位,孫忠華說,“想要讓居民理解黨和政府的工作,首先要懷揣一顆真誠的心,一而再、再而三,跑斷腿、磨破嘴,目的只有一個,消除居民的思想壁壘和對立情緒,只有爭得群眾的支持,小支部可以發(fā)揮大作用,小支部可以帶動大治理。”
這樣的實例只是駝峰路街道將支部設(shè)在巷道之后創(chuàng)新服務(wù)方式,提升黨建活力,解決百姓之憂的一個縮影。正如居民張世杰說的:“這樣暢通無阻的巷道環(huán)境,以前想都不敢想,出行方便了,住著也舒坦了。巷道黨支部能充分尊重居民群眾意見建議,讓老百姓體會到了當(dāng)家做主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