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tianyancha:奔馳突然自燃 網(wǎng)曝奔馳致命缺陷】財金網(wǎng)消息 就在前一段時間,北京奔馳被爆出懸掛總成有嚴重質量缺陷,然而廠家卻至今都未能給車主們一個合理的解釋。
左側奔馳E級 右側寶馬5系
從截圖上可以看出,奔馳E級的前懸掛的直徑最起碼比寶馬5系窄了起碼三分之一。果然沒過多久,越來越多的車主便被北京奔馳這一縮減成本的做法所坑害。
去年下半年開始,在網(wǎng)絡上各大論壇就充斥了眾多關于奔馳E級“斷軸”的討論,盡管奔馳新款E級“斷軸”案例不在少數(shù),但一直以來廠家似乎也沒有做出了正面回應,而通常4S店都以“外力所致”回應。除此之外網(wǎng)絡上關于奔馳E級減震器斷裂事故也不在少數(shù),以下是其他減震器斷裂事故的圖片:
除此之外,北京奔馳還被曝出車體用料較進口奔馳縮水嚴重,無論是車體還是底盤部件,國產后的奔馳均大面積將質量較輕的鋁制材料改為鋼制材料以節(jié)約成本。當然,節(jié)約成本的方式還不僅于此,在車身隔音以及裝配工藝上也存在大幅縮水的痕跡。
然而據(jù)資料統(tǒng)計,奔馳1月份在全球范圍內共賣出新車18.89萬輛,較去年同期有了不小幅度的下滑,市場表現(xiàn)強差人意。但在中國市場就不一樣了,1月份共售出了7.1萬輛,在華品牌中超越了寶馬與奧迪,排在了榜首。僅中國一個市場的銷量就占全球銷量的40%。
就數(shù)據(jù)來看,支撐起1月份7.1萬臺銷售量的車型的均為全新長軸距A級、C級、GLA之類的低價入門級車型以及GLC與E級等部分售價較高的車型。那么為何被各家媒體曝光的嚴重斷腿質量缺陷廠家卻置之不理、隔音材料與裝配工藝縮水嚴重的北京奔馳為何還能取得如此成績呢?原因只有一個:因為它是奔馳!
每當與朋友們聊起這個話題,瞬間就會想起若干年前的那個段子: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車上笑。其實,這是我國社會中一種暫時無法改變的一種病態(tài),一種極為可笑的病態(tài)!
有些人認為,只要開上掛著奔馳標的車,哪怕僅僅是A級或C級,就是高產階層的群體了。又有些人認為選擇奔馳C200的人就是那些買不起S的人,所以買一輛C級來裝X。又有些人認為,月入8000元,買臺奔馳A級就是愛慕虛榮的人。當然,又有一些開著十幾萬元入門級奔馳的人,也會認為開著幾十萬元本田豐田的人不如他....其實,“打腫臉充胖子”和“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做法都是心理的一種病態(tài)。
十六萬的奔馳
六十萬的本田
奔馳這個品牌如今在大多數(shù)消費者眼里,還停留在20年前百萬售價的年代,還覺得奔馳車是有錢人才能消費得起的奢侈品,只有有錢人才會去消費的,這是絕大多數(shù)人的“先入為主”的思想。不管車有多少缺陷,不管廠家重不重視車主的感受,不管售后維修價格有多高昂,只要掛著那“三叉星”的商標,就是好物件。
“開寶馬,坐奔馳”這句流傳了二十幾年的老話相信也是很多人的夢想,但如今大多數(shù)人已經觸手可得,離我們不再是那么遙遠。相信很多家庭一年的收入就可以實現(xiàn)這個曾經的夢想。每個人的追求不同,有人喜歡寶馬駕駛感受,有人喜歡奧迪那寬敞的后排,有人喜歡豐田那可靠的品質,又有人喜歡奔馳那搶眼的商標。但查叔還是要奉勸那一小部分看到此文章的朋友,一個不重視消費者權益與安全的品牌,同樣也不值得我們把珍貴的生命安全交給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