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中國海外發(fā)展(00688.HK,以下簡稱“中海地產”)發(fā)布2023年度中期業(yè)績報告。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約891.6億元,同比下降14.1%;實現歸母凈利潤約134.9億元,同比下降19.43%;毛利率為22.61%,較2022年末提高1.32個百分點;每股基本盈利為1.23元。在銷售方面,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合約銷售額約1801.8億元,同比增長30.1%;相應的合約銷售面積約80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8.3%。報告期內,公司合約銷售市場份額約2.86%,較去年同期增長0.76個百分點,市占率提升36%。
【資料圖】
中指研究院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全國房企銷售業(yè)績排行榜中,中海地產分別占據合約銷售額第三名、合約銷售面積第四名,僅次于保利發(fā)展(600048.SH)、萬科A(000002.SZ)、碧桂園(02007.HK)。
分區(qū)域來看,目前公司在全國布局有南部大區(qū)、東部大區(qū)、中西部大區(qū)、北部大區(qū)、以及港澳海外大區(qū)等多個區(qū)域公司,同時還擁有多個合營及聯(lián)營公司、中國海外宏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海宏洋”)。
聚焦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的銷售情況,今年上半年,南部大區(qū)實現合約銷售額約299.7億元,同比增長16.6%;東部大區(qū)實現合約銷售額約217.9億元,同比增長12.1%;中西部大區(qū)實現合約銷售額約231.7億元,同比增長12.9%;港澳海外大區(qū)實現合約銷售額約13.5億元,同比增長0.7%。半年報指出,得益于公司堅持以現金流管理為中心、加強銷售回款的策略,今年上半年,公司位于北京、廣州、廈門、長沙、濟南、天津、成都及西安等城市的銷售回款均超過40億元,為公司上半年的業(yè)績表現貢獻極大。
聚焦廣州來看,克爾瑞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23年1-6月,中海地產在廣州累計實現權益銷售金額約59.73億元,排名行業(yè)第四位,而榜單前三名均是以廣州為大本營或重點布局城市的房地產企業(yè),分別是越秀地產(00123.HK)、保利發(fā)展、廣州地產。
在拿地方面,今年上半年,中海地產(不含中海宏洋)分別于全國11座城市拿下13宗地塊,合計新增樓面面積約190萬平方米。
半年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中海宏洋新增土地儲備約47萬平方米。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含中海宏洋)累計擁有土地儲備約6096萬平方米。另據中指研究院統(tǒng)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海地產分別以約379億元的權益拿地金額位列行業(yè)第三、以約121萬平方米的權益拿地面積排名行業(yè)第九、以約633億元的全口徑新增貨值位列行業(yè)第四,公司土地投資規(guī)模不容小看。
值得一提的是,在6月30日進行的深圳第二批供地的首輪土拍上,中海地產在經過39輪競地價、112輪競配建面積后,最終以總價125.32億元+自持租賃面積5.85萬平方米的代價,成功摘得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T207-0060宗地(以下簡稱“深超總地塊”)的所有權,整個競拍過程持續(xù)77分鐘。
據鈦媒體APP現場了解,深超總地塊是該次土拍的熱門地塊,共吸引6家開發(fā)商參與報價,包括華潤置地+建發(fā)地產聯(lián)合體、中海地產、保利發(fā)展、招商蛇口+華發(fā)集團聯(lián)合體、中鐵建、越秀地產等。
而對于今年下半年的拿地預期,公司行政總裁張智超表示,從投資機會來看,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權益投資額相當于2022年的44%;從重點城市供地計劃來看,今年上半年供地量大概占全年供地量36%,意味著今年下半年有更多投資機會出現。在投資策略方面,公司堅持“投資主流城市、主流地段、主流項目”的方針,持續(xù)加強布局一線和強二線城市。今年下半年會更勤奮參與公開市場投資,并在收并購和城市更新方面進一步發(fā)力。最后再看二級市場方面的表現,截至8月29日早盤休市,中海地產股價報16.32港元,漲4.48%,當前公司總市值約1786.2億港元。(本文首發(fā)于鈦媒體 APP,作者|陳偉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