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手機,代表委員們掃描海報上的二維碼,即可進入最高人民法院的虛擬發(fā)布大廳,經過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的超寫實數字人——“正義”正在等待為大家解讀報告。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解讀首次運用了超寫實數字人與AIGC(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生成內容)技術,將數字人與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相結合,向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呈現了科技感十足的人機交互式對話產品。
(相關資料圖)
圖為超寫實數字人“正義”解讀最高法報告。
生成式人工智能賦能法治宣傳全新探索
作為此次《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虛擬講解員,“正義”不僅能夠全方位介紹報告概要、審判工作數據和典型案例、流暢地使用自然語言進行交流和回答問題,還能夠根據AIGC技術,對最高人民法院過去五年間作出的一系列舉措、取得的一系列成果進行闡述和分析。
“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現代科技在人民法院工作中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寬,領域持續(xù)深化,內容日趨豐富!”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常委、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志列說。
五年來,科技與司法的交相輝映貫穿了人民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全業(yè)務網上辦理、全流程依法公開、全方位智能服務”的中國智慧法院信息系統打通了司法為民的“最后一公里”,基于“互聯網+”理念推出的各類網絡優(yōu)質普法產品搭建起普法宣傳的“便利橋”。在陳志列看來,這些層出不窮的優(yōu)質司法公共產品讓改革紅利不斷釋放,讓公平正義可觸可及?!拔蚁嘈?,未來人民法院還將有更多科技+司法的精彩故事等待我們享受。”陳志列說。
“這款人機交互產品設計風格大氣沉穩(wěn),交互功能深度嵌入司法理論與實踐?!敝袊ù髮W光明新聞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姚澤金教授表示,人民法院的新聞宣傳引領數字時代的傳播變革風潮,期望在司法大數據的助力之下,人機交互產品能成為普通百姓學法知法懂法用法的好工具!
多元化技術實現法治宣傳“元應用”
結合語音合成、文本驅動、通用NLP大模型等算法和技術,超寫實數字人“正義”實現了從“感知”到“認知”再到“表現”的完美融合,最后以實時云渲染形式推送給每一位與會代表,通過全自動對話與代表們進行了高效的智能交互問答。
3月8日上午,在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舉辦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解讀系列全媒體直播訪談中,“正義”首次展示于媒體前,在現場就主持人及嘉賓提問進行了詳細解答。
作為《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解讀的技術支持方,NextHuman聯合創(chuàng)始人孫健恩介紹說:“超寫實數字人和AIGC,是相互成就的兩股‘技術洪流’,會滲透到生活與工作的方方面面。而本次探索,實現了法治宣傳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上的又一次全新探索?!?/p>
更多應用場景助力探索司法人工智能長遠發(fā)展
超寫實數字人與AIGC技術應用,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充分展現了數字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也展示了迸發(fā)出的開放性和創(chuàng)新性。
科技賦能司法是最高人民法院一直以來的發(fā)展理念。在過去的五年間,最高人民法院主動擁抱新技術、新革命,緊緊抓住深化改革和科技賦能雙輪驅動,加快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司法體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互聯網司法開創(chuàng)新模式新選擇。
開放、動態(tài)、透明、便民、高效的陽光司法機制已經形成,智慧法院實現全業(yè)務網上辦理、全流程依法公開、全方位智能服務,制定區(qū)塊鏈司法應用意見,發(fā)布人工智能司法應用意見,中國互聯網司法從技術領先邁向規(guī)則引領。
記者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解讀系列全媒體直播訪談中了解到,最高人民法院目前正與清華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依托海量的司法大數據資源,推動建立面向司法語境的大規(guī)模預訓練語言模型,提升機器理解、學習法律知識、裁判文書、司法邏輯的能力,為司法人工智能長遠發(fā)展提供支撐。
?(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