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中裝建設(002822.SZ)連發(fā)多則公告,其中兩條是與補流相關,分別是擬將2019年公開發(fā)行可轉債閑置資金和2021年可轉債部分募集資金合計8.4億元用于補充永久流動資金。
(相關資料圖)
鈦媒體APP注意到,中裝建設多次將用于項目的募集資金變?yōu)檠a流,其中有一起募投項目令人十分費解,已投入了3634.5萬元,1年后卻還能“回收”2000萬元。
3萬變1萬,如何做到?
中裝建設2019年和2021年募資情況值得關注。2019年4月,中裝建設公開發(fā)行5.25億元可轉債,期限6年,扣除發(fā)行費用后,共募集5.12億元,計劃用于實施裝配式建筑產業(yè)基地項目。隨后,中裝建設便打起了此次募集資金的“歪主意”。當年8月,公司動用1億元募集資金用于臨時補流,使用期限不超過12個月,于2020年4月歸還。不過,中裝建設每次歸該資金還不到一個月,就再度使用該筆募集資金用于臨時補流,如此循環(huán)到2023年,而且金額逐年上升,由2019年的1億元到2023年的4億元。
更加有意思的是,中裝建設上述募集的5.25億元本來主要用于裝配式建筑產業(yè)基地項目。截止到2022年2月,該項目已投入募集資金3634.50萬元,投資進度為7.09%。然而,到了2023年2月,中裝建設表示裝配式建筑產業(yè)基地項目的投入金額為1634.5萬元,進度條為3.19%。這不禁讓人產生疑惑,1年的時間,中裝建設是如何做到將已經在該項目上多投的2000萬元 “收”了回去,同時,該項目的投資進度也由7.09%降低至了3.19%?
而2021年,中裝建設公開募集到11.6億元可轉債,扣除發(fā)行費后,共募集11.4億元。公司稱本次募集用于投資建筑施工工程項目建設、五沙(寬原)大數據中心和補充流動資金。2022年2月,中裝建設的“歪主意”再次出現(xiàn),又將不超過1億元用于臨時補流。過分的是,2022年12月公司將6907.39萬元變更為永久補充流動資金。更為過分的是,截止2023年2月,中裝建設2021年可轉債募集到的資金已累計使用7.2億元,而剩余4.4億元將用于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中裝建設于2019年、2021年先后募集資金,公司在2019年可轉債累計使用募集資金上出現(xiàn)重大漏洞,其項目進度的真實性存疑;而在2021年募集資金計劃投資的諸多項目中,只有補充流動資金的任務超額完成。讓人不得不懷疑,中裝建設兩次公開募集可轉債的真實目的到底是補流還是建設項目。
業(yè)績下滑
中裝建設于2016年上市,以建筑裝飾主業(yè)為依托,圍繞基礎設施建設服務的上下游進行產業(yè)鏈延展創(chuàng)新,融合幕墻、智能園林、物業(yè)管理、IDC等業(yè)務為一體的城鄉(xiāng)建設綜合服務提供商,目前逐步向新能源科技創(chuàng)新板塊進行拓展。
中裝建設預計202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00萬元-18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3.08%-87.78%。此次業(yè)績預告中中裝建設并未提及營收的金額,據公司三季報顯示,公司營業(yè)收入33.40億元,同比下降20.17%,公司前三個季度營收分別為8.28億元、13.34億元、11.77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9.36%、13.35%、27.19%??梢酝茢?,或許中裝建設2022年的營收也將同比大幅下滑。
公司稱是受到疫情影響,多地項目推進受到一定阻礙,項目無法正常持續(xù)生產,所以公司生產經營受到了較大影響;此外,由于公司可轉債還未完全轉股,應付可轉債利息同比增加,對公司利潤產生較大影響。
實際上,2021年,中裝建設實現(xiàn)收入62.78億,同比增加12.48%,凈利潤1.06億元,同比下降58.83%,增收不增利,對此公司歸因于受疫情影響,導致業(yè)績下滑。(本文首發(fā)于鈦媒體APP,作者|李若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