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資料圖)
(相關資料圖)
1月4日消息,無線電力聯(lián)盟在本屆CES展會上帶來了第二代Qi無線充電標準,以蘋果MagSafe磁吸式無線充電為基準,支持更多場景下的“快速無線充電”。目前,大部分支持無線充電的智能手機都兼容Qi協(xié)議,例如蘋果、三星和小米等品牌,但最高功率僅5W。
(圖片來自:蘋果官網)
智能手機廠商們除了在性能上“內卷”之外,影像、續(xù)航和充電速度也成為了新一代的營銷側重點,但相比起前兩項,充電速度的提升往往成本更低,更貼近大多數(shù)消費者的生活需求。目前來說,有線充電已經來到了200W以上,不少智能手機已經可以做到十幾分鐘完成一次從0到100的充電,效率相當高,但無線充電卻并不是太受關注,只有在一些旗艦機型上能看到實用的無線充電。蘋果作為最早為智能手機配備無線充電的廠商之一,在過去數(shù)年時間里僅做出了一次升級,在MagSafe的加持下,勉強來到15W的峰值充電功率,但相比起有線充電,效率實在慢了不少。
(圖片來自:蘋果官網)
事實上,蘋果在MagSafe之前,一直采用無線電力聯(lián)盟推出的Qi標準,這項標準誕生于2012年,峰值充電功率僅5W,在動輒超4000毫安時大電池的時代里,這樣的充電功率實在有些不夠看。好消息是,無線電力聯(lián)盟終于在2023年公開了第二代Qi無線充電標準,預測峰值功率將來到20W-30W,而最大的亮點則是加入了磁吸式充電,讓支持這項標準的產品都配置磁性線圈。按照這樣的標準,未來支持第二代Qi無線充電的智能手機也將會提供磁吸式線圈,這下手機殼廠商們又有新的設計思路了。
(圖片來自:小米商城)
當然,第一位Qi無線充電標準的誕生,主要還是為了統(tǒng)一當時雜亂無章的無線充電技術,就像歐盟要求蘋果更換USB-C接口的道理一樣,減少多余的生產,也是一種環(huán)保。但可惜的是,無線電力聯(lián)盟在過去十年間進步非常緩慢,大多數(shù)智能手機廠商已經提供了非??捎^的無線充電效率,例如剛剛發(fā)布的小米13 Pro,無線充電效率已經來到50W,還會看得上第二代Qi的20W功率嗎?
(圖片來自:蘋果官網)
但第二代Qi無線充電標準的核心變化其實并非功率方面的提升,而是引入了磁吸式充電的標準,在新規(guī)之下,智能手機廠商們也能利用這項標準開發(fā)更豐富的手機配件、手機殼等周邊產品。同樣地,磁吸式無線充電也會占據(jù)手機空間,這對于安卓陣營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畢竟為了游戲體驗,不少旗艦手機都內置了豐富的散熱系統(tǒng),可能會對磁吸線圈造成影響?;诜N種原因,第二代Qi無線充電標準要廣泛應用,似乎困難重重,但作為消費者,還是期待這種通用的標準能夠鋪開,至少可以省下購買多個充電器的錢。
(封面圖片來自:蘋果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