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1月30日消息,國家郵政局正式發(fā)布了《快遞服務》國家標準征集意見稿,首次明確了關于派件服務的相關問題,例如派件次數、上門派件費用和快件投遞處理權責人能力等。據悉,“新國標”或將允許快遞公司提供收取上門派件費用的權限。
(圖片來自:京東快遞小程序)
隨著國內電商平臺的崛起,快遞已經成為了每個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服務之一,但近些年來快遞行業(yè)出現的各種亂象,已經嚴重影響了消費者們的使用體驗。最新消息透露,“快遞新國標”針對上門派件這一服務提出了新的意見,當收件人選擇上門派件選項卻超過兩次因個人原因無法正常收件,快遞公司可以提出收取額外費用。當然,這個意見其實還是比較中肯的,畢竟因個人原因無法正常收件,確實不歸于快遞公司的責任,適當收取費用也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新國標”依然倡議消費者們選擇統(tǒng)一的取件點定時按需取件,這樣能夠增加派送效率。
(圖片來自:京東快遞小程序)
另一方面,“新國標”還提到了未正常投遞快件的處理方式。目前,不少網友都表示遇到過快遞公司聯(lián)系不上自己,主動選擇退回快件的情況,雖然快遞公司在處理異常派送問題時有嚴格的流程標準,但這樣的操作確實有點不夠人性化;按照最新的標準,寄件人也擁有了處理快件派送的權責,當快件派送異常時,快遞公司首要操作時聯(lián)系寄件人,而非進入退件流程。這項服務主要還是針對個人用戶,尤其是節(jié)假日期間的一些送禮行為,收件人往往對即將收到的快件并不知情,忽視派件信息的情況也比較多,由寄件人選擇如何派送,確實是比較符合個人用戶需求的方案。
(圖片來自:京東快遞小程序)
事實上,快遞行業(yè)已經來到了一個新的拐點,從國家郵政局在今年年初公開的數據來看,快遞業(yè)務由高速增長逐漸過渡到了平穩(wěn)發(fā)展,快遞公司也隨之改變了以性價比取勝的經營策略。在去過的雙11購物節(jié)中,全國郵政快遞企業(yè)共處理快遞包裹42.72億件,處理總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0.55%,最高峰值數據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整體呈下滑趨勢。不過,不少電商平臺已經與當地的本地社區(qū)服務合作,提供了更快捷的商品配送方式,快件處理水平也得到了一定提升。
不得不說,從順豐速遞、京東快遞的一些變化也能看出,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將會走向更加人性化的快遞服務,尤其是業(yè)界爭執(zhí)已久的賠付服務、派送方式,或是取件點收費問題,也將在不久的未來逐一得到解決。
(封面圖片來自:京東快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