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中國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以下簡稱“保險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保險公司投資管理能力建設情況通報。通報顯示,截至2月28日,共有122家保險公司具備不同類型的投資管理能力(信用風險管理、股票投資、股權投資、不動產投資和衍生品運用管理等五項能力)合計287項,其中80項能力為2020年后新增。
《中國銀行(行情3.16 +0.64%,診股)保險報》記者注意到,自2020年印發(fā)《關于優(yōu)化保險機構投資管理能力監(jiān)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45號文件”)以來,這是保險業(yè)協(xié)會第二次通報保險公司投資管理能力建設情況。在去年6月的首次通報中,共有110家保險公司具備不同類型的投資管理能力合計249項。也就是說,近一年來新增了12家具備投資管理能力的保險公司。

平安養(yǎng)老具備5項能力
通報顯示,8家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中,中華聯(lián)合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能力最為全面,具備除衍生品以外的四項能力,包括信用風險、股票、股權、不動產等投資管理能力。
此外,泰康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陽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平安(行情47.63 -1.28%,診股)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人壽(行情25.32 -0.86%,診股)保險(集團)公司具備股權和不動產兩項能力;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拿下信用風險和股權兩項能力;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拿下信用風險一項能力。
27家財產險公司中,永安財險、亞太財險和紫金財險3家公司擁有除衍生品以外的4項投資管理能力;國任財險、鼎和財險、國壽財險和眾安在線4家公司擁有3項投資能力。
83家人身險公司中,平安養(yǎng)老具備5項能力,也是122家公司中唯一一家“五項全能”的公司。國華人壽、和諧健康保險、恒大人壽、前海人壽、上海人壽、天安人壽、信泰人壽、幸福人壽、中郵人壽、友邦人壽、中荷人壽、財信吉祥人壽、泰康養(yǎng)老、恒安標準人壽這14家公司擁有4項投資管理能力。
另外,4家再保險公司中,前海再保險擁有3項投資管理能力,中國人壽再保險和中國財產再保險均有2項投資管理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5項能力類型中,股權投資能力最普遍,共有103家公司擁有該項能力,衍生品投資能力則最稀缺,僅平安養(yǎng)老、長江養(yǎng)老、人保養(yǎng)老和國壽養(yǎng)老4家專業(yè)養(yǎng)老公司擁有該項能力。
不過,行業(yè)投資管理能力分布與保險資產類別實際占比相關。業(yè)內人士表示,行業(yè)整體配置以固收類資產為主,金融衍生產品占比微不足道。
新增12家公司具備投資管理能力
2021年6月,保險業(yè)協(xié)會首次通報保險公司投資管理能力建設情況:截至2021年3月31日,共有110家保險公司具備不同類型的投資管理能力合計249項,其中40項能力為45號文件發(fā)布后新增。94家保險公司暫未具備任何投資管理能力。也就是說,近一年來新增了12家具備投資管理能力的保險公司。
據(jù)記者統(tǒng)計,截至2022年2月28日,122家保險公司中具備4項能力的共18家,占比15%;具備3項能力的共29家,占比24%;具備2項能力的共49家,占比40%;具備1項能力的共25家,占比20%。
按能力類別劃分,股權投資管理能力是保險公司最普遍具備的,有103家險企具備,新增18家。79家公司具有信用風險管理能力,新增4家;66家公司具有不動產投資管理能力,新增14家;35家公司具有股票投資管理能力,新增2家;僅4家公司具有衍生品運用管理能力,與上次持平。
2020年10月,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45號文件決定取消投資管理能力的備案管理,將保險機構投資管理能力管理方式調整為公司自評估、信息披露和持續(xù)監(jiān)管相結合。
同時,45號文件將保險機構投資管理能力優(yōu)化整合為信用風險管理能力、股票投資管理能力、股權投資管理能力、不動產投資管理能力、衍生品運用管理能力(股指期貨和國債期貨等)、債權投資計劃產品管理能力、股權投資計劃產品管理能力等七類。協(xié)會通報結果涉及信用風險管理、股票投資管理、股權投資管理、不動產投資管理和衍生品運用管理等5項能力。
保險業(yè)協(xié)會表示,將繼續(xù)推動保險公司不斷提升投資管理能力自評估和信息披露工作水平,加強保險公司投資管理能力自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