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躺上去只需20秒,它就能識別你的身高、體重,然后自動調節(jié)出適應身體的軟硬度、貼合度狀態(tài),這是一款電子產品。”7月20日,在第49屆中國(廣州)國際家具博覽會現場,韓彬向一位感興趣的顧客如此介紹自己公司的一款床墊產品。
韓彬是深圳舒是智能家居有限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兼CEO。怕顧客不明白,韓彬又趕緊舉例稱,比如女性孕早期、孕中期以及孕晚期,對床的需求會不同。傳統(tǒng)解決方法是在腰部墊枕頭之類,而智能床墊能根據接觸人體不同部位的壓力,自動調節(jié)高度、柔軟度,使人躺在床上的所有接觸面壓力均衡。除此之外,他們也正在嘗試打通床墊與其他智能家居設備的鏈接,以實現“人躺上床,屋里的燈和空調等都自動啟動睡眠模式”。
“有一臺主機在(床墊)里,所有壓力數據測出來后,要如何調整,最核心在于‘算法’。”韓彬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深圳舒是智能家居有限公司的展臺,位于本屆家博會的睡眠生活/科技健康家居館,正對面是同行業(yè)的頭部企業(yè)喜臨門(603008.SH)。
但韓彬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從傳統(tǒng)家具行業(yè)的紅海市場競爭中跳出來,在新賽道拼一拼。這也是他作為一個從業(yè)17年的老家具人,走向智能家居的初心。
7月15日,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0432億元,同比下降0.7%。當中,看商品零售情況,家具類同比下降9%,是15類商品中降幅最大的類別;建筑及裝潢材料類也同比下降2.9%。同時,2022年1-5月,規(guī)模以上家具制造業(yè)企業(yè)營業(yè)收入2948.9億元,同比下降2.5%;實現利潤總額132.6億元,同比下降2.1%。
而根據咨詢機構IDC在今年3月31日發(fā)布的《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1年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出貨量超過2.2億臺,同比增長9.2%。
IDC分析認為,雖然市場在供需雙方壓力之下并未出現兩位數的反彈,但出貨體量背后不可忽視的是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的升級和調整,預計2022年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出貨量將突破2.6億臺,同比增長17.1%。
智能化趨勢
韓彬進入家具行業(yè)的時間要回溯到2005年。“一開始是做套房里桌椅板凳那些硬家具,后來因為定制家居發(fā)展起來沖擊了套房市場,至今每年還處于萎縮狀態(tài),我就開始轉型做軟體部分,比如床墊、沙發(fā)等。”韓彬說,大約2014年的時候,智能床墊的概念就已經行業(yè)里出現。
這一時期也是中國智能家居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旗下研究單位賽迪顧問發(fā)布的《2015年熱點行業(yè)/市場回顧與展望系列》報告曾指出,無論是概念還是企業(yè)參與度上,2015年都是智能家居市場火爆的一年。那一年,在作為消費電子風向標的CES展上,智能家居成為最大看點,智能電視、智能燈泡、智能門鎖等硬件產品吸引了大量參觀者?;裟犴f爾Lyric家用安全系統(tǒng)、物聯傳感智能家居解決方案等智能系統(tǒng),更是提升了人們對智能家居的認知。
賽迪顧問數據顯示,電視是家居產品智能化滲透率最高的產品,中國智能電視2015年銷售量達3400萬臺,同比增長30.7%。截止2015年年底,中國智能電視保有量達1億臺,當年滲透率達73%。與此同時,各類家電如音響、空調、冰箱、智能鎖等產品的智能化也都進入探索階段。
“床墊最早的智能是升降功能,2016年前后開始加入一些心率監(jiān)測、呼吸睡眠數據的記錄,但實際上對睡眠的意義不大。”韓彬說,改變是在2019年之后,床墊的智能化也開始有“物聯網”“交互”等概念,比如實現軟硬調節(jié),但需要人手動調整,而且可選擇的功能比較少。
“國內做智能床墊概念的很多,但真正有技術的還是不多。”韓彬表示,智能床墊已是一個明確的行業(yè)趨勢,背后的出發(fā)點其實是存量市場如何競爭。他稱,家具是很傳統(tǒng)的行業(yè),制造門檻低,過去在中國傳統(tǒng)家具行業(yè),很多企業(yè)就是買國外商標,“三四千塊錢的材料賣五六萬,掛羊頭賣狗肉”。“無非就是乳膠、彈簧、海綿這些材料堆起來,沒有任何科技含量,不是良性競爭。”韓彬說,智能床墊主要針對中高端市場,以該公司床墊售價為例,最便宜的一款大約1.8萬元,但也只是相當于進口品牌普通彈簧床墊的價格。
喜臨門在其《2021年年度報告》中參考的行業(yè)數據稱,中國消費者床墊購買預算主要集中在8000元以下,且約49.8%的中國受訪者表示已超過五年未更換床墊,約有 70%的美國消費者平均約三年更換一次床墊。
韓彬稱,因為研發(fā)“燒錢”,公司目前主要營收仍然由傳統(tǒng)床墊貢獻。
等待接入口
不止是床墊。
在第49屆中國(廣州)國際家具博覽會現場記者看到,多家照明企業(yè)、家紡企業(yè)以及家電企業(yè)等均提出“智慧解決方案”。其中,以美的為例,其展示了基于超15款美的智能家電與生態(tài)產品,為用戶搭建完整睡眠場景的方案,并獲得主辦方的“最佳物聯生態(tài)獎”。
美的工作人員介紹,上述方案在開啟睡眠模式后,空調、加濕器、取暖器、凈化器等設備會關閉所有氛圍燈和家電蜂鳴器,降低運行家電運轉的聲音。
“全屋智能化現在有一個問題,大家都是分開的。”韓彬說,以床墊品類為例,如果想要接入哪個品牌的全屋定制,需要與對方協商打開一個通信協議,“華為的要去跟華為對接,美的、格力的要分別跟他們對接。”
韓彬表示,他們不打算接品牌企業(yè),而是選擇接生態(tài)平臺,比如京東京魚座、天貓精靈等。“我們接入京東、天貓,你在這個平臺上買的東西就可以和我連接。”韓彬說。
賽迪顧問在2021年2月發(fā)布的《2020年中國智慧家庭物聯網模組細分市場概況》中表示,自2019年中國開啟5G商用以來,傳統(tǒng)家居家電企業(yè)紛紛加入未來聯網智慧家庭市場布局,傳統(tǒng)家居家電設備正經歷向智能白電、智慧安防、照明控制、暖通控制、數字視訊以及各類智能家庭終端產品的加速滲透。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中國智慧家庭行業(yè)將在“十四五”時期迎來發(fā)展爆發(fā)期。
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企業(yè)專利申請數量為3117項,比2019年的2391項增加三成以上。從專利申請結構來看,智慧家庭行業(yè)的技術演進主要由“互聯網巨頭”“家電巨頭”和“3C巨頭”三大陣營引領。
同時,智慧家庭終端產品的全面爆發(fā),帶動WLAN物聯網模組出貨需求持續(xù)上漲。2020年,中國智慧家庭模組總出貨量達2.8億個,同比增長40.0%。賽迪顧問預計,到2025年,中國WLAN物聯網模組的市場出貨總量將達35億個,用于數字化智慧家庭終端的模組數量將增至8.1億個,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0%。
關鍵詞: 家居行業(yè) 智能化家居 家居需求 家居行業(yè)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