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新華社報導,國際原子能機構(gòu)(IAEA)4日公布針對日本福島核污染水的綜合評估報告。報告認為日本排海方案“總體符合國際安全標準”,但IAEA總干事格羅西強調(diào),報告并非是對日本排海決定的“推薦”或“背書”。
(資料圖)
中方對此明確表態(tài),這份評估報告不能成為日方排海的“護身符”和“通行證”。
需要細品的IAEA報告
應日本外務省邀請,格羅西4日至7日訪問日本,于4日在東京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提交了福島核污染水處置綜合評估報告。報告認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方案總體符合國際安全標準,IAEA將對日本排?;顒娱L期監(jiān)督監(jiān)測。但細看這份報告,三個要點不容忽視。
首先,IAEA不替日本“背鍋”。
格羅西在報告前言中強調(diào),核污水排海是日本政府的“國家決定”,IAEA的“這份報告既不是對這一政策的推薦,也不是背書”。在記者會上,他重申排海計劃歸根到底是日本政府的決定。他說,IAEA將在福島設駐點,長期監(jiān)督排海狀態(tài),但是否允許其他方參與監(jiān)督只能由日本政府決定。
其次,報告不代表IAEA內(nèi)部統(tǒng)一意見。
報告在扉頁一段聲明中強調(diào),報告中提出的見解并不必然反映IAEA成員國的看法,“國際原子能機構(gòu)及其成員國對利用這一報告引發(fā)的任何后果不承擔責任”。
第三,面對諸多現(xiàn)實關切,報告沒有作出回應。
例如,日方的凈化裝置能否保持長期有效?國際社會能否及時掌握超標排放的情況?放射性核素長期累積和富集,會給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食品安全和公眾健康造成什么影響?這些問題,IAEA的報告都沒有給出答案。
中方:報告不能成為“通行證”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4日舉行記者會,就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問題闡述中方立場,強調(diào)IAEA相關評估報告不能成為日本排?!巴ㄐ凶C”。
中國駐日大使館指出,日本政府在2021年4月宣布排海計劃、2022年7月正式推出排海方案,多次宣稱不會推遲排海,這些都遠早于IAEA工作組完成評估和發(fā)布最終報告,讓國際社會對日方誠意打上重重的問號;從職能授權(quán)上來說,國際原子能機構(gòu)不是評估核污染水對海洋環(huán)境和生物健康長遠影響的合適機構(gòu);日方限制國際原子能機構(gòu)工作組授權(quán),不接受評估其他處置方案。
中國駐日大使館指出,基于上述理由,國際原子能機構(gòu)報告證明不了日方排海的正當性與合法性,免除不了日方應承擔的道義責任和國際法義務。
中國駐日本大使吳江浩在記者會上敦促日方正視國內(nèi)外正當合理關切,履行國際法義務,撤銷排海錯誤決定,切實以科學、安全、透明的方式處置核污染水,并接受嚴格國際監(jiān)督。
同一天,中國代表在聯(lián)合國人權(quán)理事會第53屆會議上指出,日方強推核污染水排海,以經(jīng)濟成本為由選擇向海洋排放,等同于向全人類轉(zhuǎn)嫁核污染風險,將引發(fā)全球海洋環(huán)境和公眾健康重大問題,造成更大范圍的流離失所問題,希望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