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漲我也漲,國際對我有影響。國際降我不降,我和國際不一樣。”
這是網(wǎng)友對國內油價的調侃,不過,至少從近期國際油價的風云變幻來看,由頂級專家攻關研發(fā)的重要科研成果《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經(jīng)歷了9年洗禮,確實多數(shù)時候能夠實現(xiàn)網(wǎng)友調侃的效果,不管國際油價怎么變動,始終在大漲和少降之間游刃有余,別具一格。
今天(周四),發(fā)改委確認,24時起國內成品油價格再次按機制上調,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均提高110元。折合升價,92號汽油、95號汽油和0號柴油價格均上調0.09元/升。按一般家用汽車油箱50L容量估測,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多花4.5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jīng)是國內成品油價格連續(xù)七次上漲,年內第六次上調,跟上一輪3月17日那次創(chuàng)下油價調整新機制以來歷史紀錄的漲價一樣,這輪漲價又是在國際油價創(chuàng)紀錄大跌的背景下,以至于網(wǎng)絡上也是充斥著各種吐槽之聲。
其實,自上輪漲價后,國內汽油每噸價格就早已破萬,達到1.0005萬元/噸,再次上漲110元后,已達1.0115元/噸。自今年1月17日以來,兩個月增長了1640元,漲幅達19.35%。按照更直觀的升價計算,92號汽油累計上漲1.32元,95號汽油累計上漲1.4元。
很多人好奇為何我們的油價總是與國際油價背道而馳,逆勢上漲?其實,就像此前發(fā)改委解釋的那樣,這與我們的油價計算模式有關,國內成品油“每次價格如何調整,主要看調價前10個工作日國際油價平均值與再之前10個工作日平均值的比較情況,不是簡單由調價前幾天國際油價變動決定”。
也就是說,在這10個工作日的油價變動情況,對我們未來一段時間的油價都有影響,即便國際油價先漲后跌,但由于是計算平均值,高油價影響也會被我們悉數(shù)承受。跟上一輪調價時一樣,這一輪調價同樣如此,受美國準備史無前例釋放1.8億桶戰(zhàn)略石油儲備及有意取消對高乙醇汽油混合物夏季銷售的限制影響,國際油價下跌超過4個百分點,但仍無礙國內油價逆勢上漲。
毫不夸張地說,經(jīng)過歷年來的實踐證明,我們的這套油價計算模式,確實在很多時候能夠達到“國際漲我也漲,國際對我有影響。國際降我不降,我和國際不一樣”實戰(zhàn)效果,即便存在與國際油價相悖下跌的狀況,無論是頻率還是幅度也與上漲相去甚遠。
其實,這還是改進了,在《石油價格管理辦法》實施前的2006年1月14日,國內成品油定價曾在長達20個月的時間里維持“只漲不跌”的局面。
本來,2013年成品油價格機制修改完善以來,國內成品油價格更加靈敏反映國際市場油價變化,不過,在經(jīng)歷了2014年下半年的國際油價深刻變化,也就是史無前例的油價下跌后,為了確保國內成品油價格不會持續(xù)下跌,發(fā)改委推出了40美元的調控下限,也就是說國際油價低于40美元的地板價時,國內油價不再下跌,而國際油價超過130美元的天花板時,則是原則上不提或少提。
國內油價為何與國際油價存在偏差呢?說到底,我們目前實行的油價計算模式本質上還是半市場化行為,介于市場調節(jié)和政府定價之間,在170個地區(qū)中我國油價排名第61位,比平均值8.52元高了0.75元,處于中等偏上水平。
另外,多說一句,油價太低了也不利于個人奮斗,整個社會中多數(shù)人都實現(xiàn)了財務自由,也不利于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考量,我們還是要為國內油價的逆勢上漲感到由衷高興,畢竟,油價貴了開車少了,對身體健康也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