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深交所確定中弘股份退市!成首只1元退市股,27萬股民深陷其中,四大風險提示謹記
成真
A股首只“破面”退市股真的來了!
今日晚間,深交所發(fā)布公告稱,根據《股票上市規(guī)則》規(guī)定以及上市委員會的審核意見,深交所作出中弘股份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這也讓中弘股份成為A股史上首家因股價連續(xù)低于面值而被強制終止上市的公司。
深交所還表示,中弘股份將自2018年11月16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限為30個交易日,證券簡稱將變更為“中弘退”,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為10%。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將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此外,根據相關規(guī)則,中弘股份股票將在退市整理期屆滿后的四十五個交易日內,進入股轉系統進行掛牌轉讓。
中弘股份作為A股首只“破面”退市股,參與其中的眾多資金踩雷:
1、27萬股民踩雷
截至三季度末,中弘股份股東總戶數為27.45萬戶。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二季度末股東數量,三季度股東戶數增加了2.8萬戶。
2、眾多基金踩雷
中弘股份三季報十大股東變化來看,僅有一只基金產品——南方中證500ETF,而且加倉1489.78萬股。不過作為中證500成分股的中弘股份,可以確定的是,三季度加倉的不僅只有南方中證500ETF基金。
3、停牌前眾多資金豪賭踩雷
由于A股市場此前暫無因股價不足1元而退市的先例,不少投機資金豪賭中弘股份峰回路轉起死回生,在中弘股份停牌前的兩個交易日大舉殺入。
4、78億債務逾期
截至2018年10月29日,中弘股份及下屬控股子公司累計逾期債務本息合計金額為78.16億元,涉及銀行、券商、信托等多家金融機構。
首只“破面”退市股來了
深交所發(fā)布公告稱,2018年11月8日,根據《股票上市規(guī)則》規(guī)定以及上市委員會的審核意見,深交所作出中弘股份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
深交所表示,中弘股份成為首家因股價連續(xù)低于面值而被強制終止上市的公司。深交所堅決落實退市主體責任,依法依規(guī)作出終止上市決定,是對市場主體自治行為和投資者市場化選擇的尊重和保護,是進一步健全資本市場基礎功能、提升資本市場有效性、強化理性價值投資理念的體現。
在作出公司股票終止上市決定前,深交所依法依規(guī)履行聽證程序,充分保障上市公司申辯權利。
10月23日,深交所向中弘股份發(fā)出《事先告知書》告知其有權申請聽證,同日公司提出聽證申請。
11月6日,深交所上市委員會召開中弘股份終止上市聽證會,充分聽取公司現場陳述及申辯意見,獲取更全面審核信息,同時向當事人明確揭示作出終止上市決定所依據的事實及規(guī)則條款,確保退市審核程序合法合規(guī),市場主體的參與權、知情權得到有效保障。
同日,上市委員會召開工作會議,對中弘股份終止上市事項進行審議。根據上市委員會的意見,標準客觀、事實清晰、依據明確,深交所作出中弘股份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
11月16日進入退市整理期
深交所公告稱,根據《股票上市規(guī)則》第14.4.23條的規(guī)定,公司股票將自2018年11月16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限為30個交易日,證券簡稱將變更為“中弘退”,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為10%。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將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根據相關規(guī)則,中弘股份股票將在退市整理期屆滿后的四十五個交易日內,進入全國中小企業(yè)股份轉讓系統進行掛牌轉讓。深交所將督促公司充分披露股票終止上市后投資者辦理股份確權、登記和托管的安排,公司聯系方式和了解公司信息的途徑,以保障投資者權益。
深交所表示,股票終止上市后,中弘股份仍然屬于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應當遵守《公司法》等的規(guī)定,繼續(xù)履行公眾公司的相關義務并承擔社會責任,確保公司股東依法享有的各項權利不因公司股票上市地位發(fā)生變化而有所改變。
深交所公告中提到,下一步所將按照中國證監(jiān)會的統一部署,嚴格履行一線監(jiān)管職責,堅持退市制度市場化、常態(tài)化、法制化,通過優(yōu)勝劣汰、進退有序的市場化方式切實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持續(xù)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聯合相關部門支持上市公司紓解發(fā)展中的困難,助力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做優(yōu)做強;引導市場主體歸位盡責,切實保護中小投資者的知情權、交易權,增強市場活力與信心。
四大提示謹記
1終止上市
2018年11月8日,深交所作出中弘股份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
2退市整理期切莫隨意買入
中弘股份將自2018年11月16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限為30個交易日,證券簡稱將變更為“中弘退”,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為10%。
退市整理期是為退市公司投資者在公司股票摘牌前提供的最后交易機會,目的是釋放風險,投資者要認真閱讀公司發(fā)布的相關公告和《深圳證券交易所退市整理期業(yè)務特別規(guī)定》,高度關注即將摘牌公司的投資風險。
3退市后進入股轉系統
根據相關規(guī)則,中弘股份股票將在退市整理期屆滿后的四十五個交易日內,進入股轉系統進行掛牌轉讓。
4退市后仍需履行信披義務
股票終止上市后,中弘股份仍然屬于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應當遵守《公司法》等的規(guī)定,繼續(xù)履行公眾公司的相關義務并承擔社會責任,確保公司股東依法享有的各項權利不因公司股票上市地位發(fā)生變化而有所改變。
眾多資金豪賭踩雷
10月17日是中弘股份停牌前第二個交易日,股價尾盤跌停,報收于0.82元,也是中弘股份連續(xù)第19個交易日收盤低于1元,即便10月18日漲停,股價也不足1元,按照深交所規(guī)定,退市幾乎已成定局。
市場人士分析稱,A股市場暫無因股價不足1元而退市的先例,不少投機資金豪賭中弘股份峰回路轉起死回生。從17日盤后龍虎榜數據也可以發(fā)現,仍有多家游資殺入,投機不成反踩雷。銀河證券上海長寧區(qū)鎮(zhèn)寧路、東方財富證券拉薩團結路第二營業(yè)部分別買入795萬元、664萬元。
10月18日,中弘股份雖然跌停開盤,成交量也相較前一交易日有所減少,但全天成交額已然高達5739萬元,特別是下午2:45之后,時不時有大單涌入。
在退市幾乎已成定局的情況下,即使拉至漲停,股價也不足1元,為何仍有大單頻頻買入,著實令市場不解。如今中弘股份退市格局已定,眾多資金豪賭踩雷,即使進入退市整理期,也將面臨連續(xù)一字跌停板,出逃并不容易。
定增資金幾乎全軍覆沒
從中弘股份三季報數據來看,前十大股東中有2只基金資產管理計劃和3只集合理財計劃,據券商中國記者梳理發(fā)現,這5只產品均為定增產品。
中弘股份分別于2014年和2016年進行股份定向增發(fā),股份于2014年12月8日和2016年4月20日上市,相應股份于一年后解禁。
具體來看:
2014年,申萬菱信基金、海通證券、寶盈基金、財通基金、東?;?、招商財富資管、申萬菱信資管和中泰資管8家機構參與中弘股份定向增發(fā),如今6家機構已經悉數退出,但仍有2家機構還未完全退出,分別是齊魯證券資管-交通銀行-齊魯碧辰1號定增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和招商財富-招商銀行-硅谷天堂2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暫居中弘股份第4大股東和第5大股東。
2016年,國都證券、招商財富資管和中泰資管3家機構參與中弘股份定向增發(fā),至今3家機構還未退出,期間僅減持少部分股份,分別是招商財富-招商銀行-增富1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國都證券-浙商銀行-國都景順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和齊魯證券資管-興業(yè)銀行-齊魯碧辰8號定增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暫居第2大股東、第3大股東和第8大股東。
如今中弘股份退市格局已定,5只定增產品幾乎無路可逃。
27萬股民和眾多基金踩雷
截至三季度末,中弘股份股東總戶數為27.45萬戶。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二季度末股東數量,三季度股東戶數增加了2.8萬戶。
從三季報中弘股份十大股東變化來看,僅有一只基金產品——南方中證500ETF,重要的是,該基金在三季度加倉了中弘股份1489.78萬股。
由于基金三季報對全部持股不進行披露,所以暫時無法看到是否還有更多基金持有中弘股份。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加倉的不僅只有南方中證500ETF基金。
從半年報數據來看,作為中證500成分股的中弘股份,被不少被動型指數基金或ETF基金持有,從ETF三季度申購數據來看,多數ETF實現凈申購,因此不少ETF基金在三季度只能選擇被動加倉中弘股份。
半年報數據顯示,共有49只基金產品持有中弘股份,涉及29家基金公司,其中持有中弘股份超過100萬股的共有8只基金產品,分別來自南方基金、國泰基金、廣發(fā)基金、平安大華基金、華夏基金、嘉實基金、申萬菱信基金、天弘基金。
78億債務逾期,涉及銀行、券商、信托等多家金融機構
10月29日晚間,中弘股份發(fā)布公告稱,截至2018年10月29日,公司及下屬控股子公司累計逾期債務本息合計金額為78.16億元(近期公司及子公司償還了部分借款),全部為各類借款。公司目前正在與相關債權人協商妥善的解決辦法,并且在全力籌措償債資金。
其實,中弘股份陷入困境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關心中弘股份的除了投資者,還有為數眾多的金融機構債權人。自今年6月份以來,中弘股份就開始陸續(xù)發(fā)布《未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公告》,至今已發(fā)布20份。
據券商中國記者整理中弘股份公告發(fā)現,78億的債務逾期至少涉及19家債權人,包含銀行、券商、信托、私募等多家金融機構,分別是:
安徽中安融資租賃、安信信托、北京東富嘉吉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北京銀行、光大興隴信托、國誠資產坤石6號私募投資基金、吉林省信托、鉅億(上海)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南洋商業(yè)銀行(中國)東莞支行、廈門國際信托、陜西省國際信托、上海里鵬投資管理、深圳高新投集團、西藏信托、至卓飛高企業(yè)管理咨詢服務(韶關)、中建投信托、中山證券等。
仙股危機來了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截至11月8日收盤,滬深兩市“仙股”共有3只:中弘股份、金亞科技(維權)、*ST海潤(維權),收盤股價分別是0.74元、0.77元、0.87元、0.99元。其中金亞科技、*ST海潤已被交易所暫停上市,金亞科技更是因為造假上市已經進入退市程序。
此外,隨著A股行情持續(xù)下挫,低價股陣營也不在不斷壯大,股價在1元-2元的“準仙股”共有35只,其中16只為ST股,例如ST銳電(維權)、*ST凱迪(維權)、*ST華信、*ST百特(維權)、*ST中絨(維權)等等。
A股退市進程加快
曾幾何時,退市對于A股市場或是股民還是一個較為陌生的領域。但進入2018年之后,退市新政的陸續(xù)發(fā)布,A股退市進程以及進入常態(tài)化。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年內已有3只退市股,分別是退市吉恩、退市昆機和烯碳退。
5月22日,上交所公告稱,*ST吉恩、*ST昆機終止上市。
5月28日,深交所對*ST烯碳作出終止上市的決定。
此外,深交所還對金亞科技和雅百特啟動了強制退市機制。
6月27日,深交所對金亞科技啟動強制退市機制,明確了金亞科技退市的六大問題。
7月6日,深交所對雅百特啟動強制退市機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