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信建投(601066)指出,經歷1-2月機構配置的推動,信用利差已經從高點回落,但3月利差未再延續(xù)下壓趨勢,而是持續(xù)震蕩,且并未壓低至贖回潮前極低的分位點水平。供需格局正在改變,二季度將是重要觀察窗口。相對保守的經濟目標對應相對保守的刺激政策,奠定后續(xù)貨幣、財政等方面以穩(wěn)為主的基調,貨幣政策大開大合概率降低,另一方面,經濟復蘇、社融回升消耗金融系統(tǒng)流動性,配置需求將逐步回落,而供給正在驗證改善,供需格局出現變化。
安信證券指出,當前市場投資主線已經明確:大盤價值+小盤成長,呼應我們的核心資產投資和產業(yè)主題投資。大盤價值就是白酒+低估值央企藍籌;小盤成長就是以TMT為代表的數字經濟。
面向4月年報一季報披露期,從歷史經驗看,4月A股定價過程中景氣和基本面的作用在日歷效應下有效性回升,即景氣投資有效性將開始有顯著改善。一方面,基于4月景氣基本面定價作用環(huán)比上升的歷史規(guī)律,可尋找相對景氣低PEG部門。另一方面,對于TMT行情的演繹,對AI+數字經濟后續(xù)演繹的判斷本質上是源于對經濟修復斜率的認知判斷。此外,一個值得注意的信號:通過計算非重倉TMT基金漲幅偏離值以及高偏離基金與TMT漲幅相關性,我們發(fā)現,部分機構倉位正在向以AI+數字經濟方向遷移,而該過程預計在一季報披露后產業(yè)趨勢更為確定的背景下(5-6月)有望更為明顯。
安信證券進一步指出,對于醫(yī)藥層面,基于4月時點,綜合預期景氣、外圍因素與市場定價情況,我們認為醫(yī)藥板塊目前兼具低PEG與2023年相對景氣特質,Q2催化密集下或存有一定回升空間。其中,預期景氣層面,一方面基于盈利預測視角,醫(yī)藥2023年增速有望較2022年迎來較大回暖;另一方面以ASCO為代表,二季度有多個重大學術會議將披露最新臨床數據,一定程度上將有望帶動創(chuàng)新藥板塊行情相對上行。同時相較22年,23年疫情影響相對趨弱,院內放量有望帶來景氣的相對回升。外圍因素層面,預期美聯儲加息或臨近尾聲,流動性回歸有望帶來港股創(chuàng)新藥流動性修復以及藥企融資難度的相對緩和。市場定價層面,當前醫(yī)藥板塊整體估值盈利性價比相對較優(yōu),其中創(chuàng)新藥板塊整體定價仍具有一定空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