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北交所上市委2022年第5次審議會議舉行。會上,鄭州凱雪冷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雪冷鏈)通過審議。至此,在兩度IPO敗北后,凱雪冷鏈有望成為“北交所冷鏈設備第一股”。
北交所上市委員會審議通過 圖片來源:公告截圖
在財務方面,凱雪冷鏈2020年實現(xiàn)營收5.57億元,歸母凈利潤約7147.6萬元。不過,根據(jù)公司近日發(fā)布的2021年度審閱報告顯示,2021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只有5047.67萬元,同比減少近30%。
而在25日的審議會議上,監(jiān)管也問詢了2021年凱雪冷鏈業(yè)績下滑的原因。同時,針對凱雪冷鏈應收賬款高企,以及去年應收款增長較快等問題,監(jiān)管也進行了重點關注。
有望成為“北交所冷鏈設備第一股”
凱雪冷鏈是一家冷鏈設備制造商,公司主營運輸制冷設備和冷鏈末端制冷設備的研發(fā)、生產(chǎn)和銷售,其主要產(chǎn)品包括冷藏車制冷機組、商用展示柜、客車空調等。
從客戶上看,凱雪冷鏈的實力還是不錯的。在客車空調領域,公司主要客戶包括宇通客車(600066)、比亞迪(002594)(002594.SZ)、江淮汽車(600418)(600418.SH)、金龍汽車(600686)(600686.SH)等;而在食品飲料領域,公司客戶包括伊利、蒙牛、君樂寶、新希望乳業(yè)、三全食品(002216)(002216.SZ)、思念、金鑼等。
在上述諸多客戶中,宇通客車是凱雪冷鏈最大的客戶。2018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宇通客車均為公司最大客戶,占公司總營收比例分別為25.67%、28.05%、22.65%和10.42%。
此次從申報IPO到最終過會,凱雪冷鏈用時相當短。資料顯示,2021年11月10日,凱雪冷鏈披露招股書(申報稿),正式向北交所發(fā)起沖刺。短短3個月多,公司便成功過會。
在“火速”過會的背后,凱雪冷鏈的確有一定實力。從業(yè)績上看,2018年~2020年,凱雪冷鏈的營收分別為5.59億元、5.34億元和5.57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096.52萬元、5132.1萬元和7147.6萬元,處于增長態(tài)勢。
2021年,凱雪冷鏈的營收達到5.78億元,增長約4%,但歸母凈利潤卻只有5047.67萬元,同比下滑約29.38%。而在25日的審議會議上,監(jiān)管也說明凱雪冷鏈2021年公司經(jīng)營業(yè)績大幅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對此,凱雪冷鏈將其主要歸咎于原材料價格上漲所致。
曾多次IPO敗北,應收賬款持續(xù)走高
在此次北交所過會前,凱雪冷鏈曾兩次沖擊IPO。2017年1月,凱雪冷鏈向證監(jiān)會提交上市申請正式?jīng)_刺IPO。不過,2017年11月,凱雪冷鏈彼時的保薦機構中原證券遭證監(jiān)會立案調查,公司IPO事宜也遭中止審查。數(shù)月后的2018年2月,凱雪冷鏈便主動撤回了IPO事宜,并終止上市。
兩年多后,2020年9月,凱雪冷鏈重啟IPO輔導,輔導機構變?yōu)槊裆C券,并擬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不過僅僅數(shù)月后,2020年12月,凱雪冷鏈宣布將輔導機構變更為華金證券。盡管多次變更輔導機構,但最終凱雪冷鏈創(chuàng)業(yè)板IPO事宜還是以失敗告終。
2021年10月,在北交所正式推出后,凱雪冷鏈最終將目光瞄準至北交所,宣布擬沖刺北交所,次月公司提交招股書(申報稿),在等待數(shù)月、歷經(jīng)一輪問詢后一舉成功過會。
雖然凱雪冷鏈成功過會,但公司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在25日的審議會議上,監(jiān)管便專門提及公司應收賬款高企的問題。招股書顯示,2018年末~2020年末,凱雪冷鏈的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1.65億元、1.46億元、1.41億元,占營收的比重分別為29.55%、27.35%和25.33%。
2021年,凱雪冷鏈的營收為5.78億元,同比增長約4%,但是公司期末應收賬款余額為1.72億元,同比增長22%。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逾期賬款6933.95萬元,占應收賬款余額比例較大。而截至2022年1月3日,上述逾期的應收賬款中,期后回款比例僅為28.09%。對此,監(jiān)管也問詢凱雪冷鏈的壞賬是否計提充分。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期內,蘇寧方面曾是凱雪冷鏈前五大客戶,2018年和2019年凱雪冷鏈分別向江蘇蘇寧貿(mào)易有限公司銷售了3516.67萬元和3721.30萬元,占同期營收的6.29%和6.97%。
每經(jīng)記者 朱萬平 每經(jīng)實習編輯 楊夏
關鍵詞: 北交所凱雪冷鏈